0.5t/h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施
选择一家正规的污水处理厂家,会让您污水的处理事半功倍。小宇环保证jian齐全,高科技研发人才为您的情况私人订制;安装工程师免费上门安装,免费指导设备的使用情况;还有售后团队为您的使用保驾护航。一条龙服务,无后顾之忧。
磷去除机理研究
在稳定塘系统中,磷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磷在自然水体和污水中一般都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这些磷酸盐包括有机磷、聚磷酸盐和正磷酸盐。磷元素去除涉及有机磷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氧化,菌藻及其他生物吸收无机磷合成新细胞,以及可溶性磷与不可溶性磷之间的转化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
正磷酸盐容易被水生生物利用,一些生物可以以聚磷酸盐的形式贮存过量的磷用于将来的运用(surampalli等,1995)。藻类和细菌同化吸收磷用于自身的生长需要,同时,一些磷可以以沉淀的形式从水中去除,主要是由于正磷酸盐以磷酸钙的形式形成沉淀(picot等,1992;karine,2014)。
藻类塘中磷的去除主要由ph和ca2+的浓度决定,磷酸钙在ph为8左右时开始形成,因此,白天由于光合作用ph上升而使磷酸根离子更易和钙结合生成沉淀而去除。在含钙丰富的水体中这一沉淀过程由ph来控制,而在硬度不高的水体中则由钙离子的浓度来决定(picot等,1992)。研究认为水生植物及底泥类型对磷去除过程影响较大,但对于系统中磷的主要去除机制为生物吸收还是化学沉降存在分歧。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因而可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
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脂肪酸。
改良a/o氧化工艺处理是利用厌氧和好氧的交替作用,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作用,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cod和降解废水中的氨氮。改良a/o氧化工艺的回流比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动,针对酚氨回收废水剩余氨氮和有机物的降解需要调整回流比,对氨氮硝化和反硝化脱氮进行强化处理,改良a/o氧化工艺的兼氧与好氧交替运行可以改善难降解污染物的性质,强化降解废水中剩余的有机污染物。改良a/o氧化工艺在运行中定期加入菌种固定化载体,增强菌种的数量,平均停留时间为32小时。(5)活性硅藻土和碳粉吸附系统主要是通过活性硅藻土和碳粉的物理化学吸附功能,进一步吸附去除污水中难降解的codcr,提高水体的可生化性;吸附方式采用廊道式动态方式,吸附codcr去除率在35%以上。吸附后的出水经沉淀后进入后续的低负荷生物处理装置进行处理。(6)滤池是一种去除水中ss的深度处理技术,作为废水的回用深度处理手段,确保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
氮在稳定塘内的去除,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生物同化吸收转化为自身有机氮、氨氮的吹脱作用、形成生物沉淀以及硝化/反硝化(silva等,1995)。但由于随温度、ph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这几种去除机理的变化规律相接近,很难确定何种去除机制在氮的去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稳定塘内缺乏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质且no3-浓度偏低,以往研究认为硝化/反硝化对氮的去除贡献较低,因而绝大部分对氮去除过程的研究集中于生物同化吸收和氨氮的吹脱作用机制两方面。
生物+人工湿地
生物+人工湿地组合系统中的生物单元可以有效完成对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作用;同时,人工湿地系统能进一步去除氮、磷等污染物。将2者结合应用能够提高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唐晶等采用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对cod、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68.2%、68.2%、69.5%、86.3%,且效果稳定。其中跌水充氧接触氧化池对cod的去除贡献较大,而人工湿地对tn、tp的去除贡献较大。
一、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炭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它与好氧过程低根本区别,在于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氮等为受氢体。
从技术成熟度,流程稳定性来相比,多级生物处理技术的均较好。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1)含油污水进入含油废水均质罐,经水量调节和均质后,进入隔油沉淀池、气浮池除油,来水具有较大的冲击时,进入含油污水缓冲池暂存。经除油后的废水进入外循环厌氧处理系统,经水解酸化并提高可生化性,之后进入均质池,并与其它有机污水混合均质。
(2)外循环厌氧处理系统在改善煤制气废水水质的同时,实现部分有机物的羧化转变过程,并利用厌氧细菌将部分废水污染物转化成甲烷,同时将部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有机物,为后续好氧生物工艺降低处理难度和减轻运行负担;外循环厌氧处理系统平均停留时间40小时,cod去除率30%~40%之间。
(3)生物增浓同步脱氮工艺是投加一定量的炭粉以增加污泥浓度,控制特定的水力条件、高污泥浓度、低溶解氧(do=0.3~0.5mg/l)等参数实现在低氧条件下去除有机物、氨氮短程硝化反硝化和脱氮过程相结合的工艺。生物增浓同步脱氮工艺是在亚硝酸盐和氨氮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通过控制溶解氧,利用自养型细菌将氨和亚硝酸盐同时去除,产物为氮气,另外还伴随产生少量硝酸盐,由于参与反应的微生物属于自养型微生物,因此生物增浓同步脱氮工艺不需要碳源。低氧曝气避免了运行中泡沫增加的问题,是组合工艺中主要的污染物去除工艺之一。低氧条件下把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直接发生硝化反应转化成氮气,生物增浓同步脱氮工艺具有以下优势:①生物增浓同步脱氮工艺兼有水解酸化作用,对难降解的cod和多元酚有较好的适应性,cod和多元酚的去除效果要优于其他好氧工艺。②生物增浓同步脱氮工艺在有效去除cod的同时,低溶氧又创造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条件,在生化池实现了脱氮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省了投资。③低溶解氧控制避免了大量氧的浪费,在废水处理站实现节能降耗。④低溶解氧避免了泡沫的产生。⑤生物增浓同步脱氮池内投加炭粉,增加微生物生物量。⑥采用玻璃钢防风罩保护系统。生物增浓同步脱氮池的cod去除率在80%~85%之间,平均停留时间为40小时。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氨细菌的作用下,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戍成乙:酸和h⒉,在降解有机酸时还生成co⒉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⒉和h⒉等转化为甲烷. 此过程由两组生理上不同的产甲烷菌完成,一徂把氢和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另一组从乙酸或乙酸盐脱羧产生甲烷,前者约占总量的1∕3,后当者约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