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看到一些茶艺师日常泡茶或是正式场合泡茶时,总是会用一旁的电子秤量取茶叶,有些还要精确到0。5g。那么问题来了,茶艺师这么“计较”茶量,少放或多放一克,对茶汤的影响真的有这么大吗?
最近岩茶上市季,我们在喝茶品鉴时也发现了一个小现象:今年的一些中轻焙火的小品种岩茶包装规格是7g,而不是惯用的标准投茶量8g。
为什么少了1g?用7g的茶量泡出的茶会更好喝、符合多数人的口感。对于习惯喝绿茶、红茶的茶客而言,很多人觉得岩茶火气重、浓烈苦涩。
以前的武夷岩茶因交通、地域等问题运输至外省耗费时间长,茶农通常会将岩茶焙上三道火,以避免茶叶返青问题。焙火足透的岩茶,通常放至隔年饮用,老茶客、当地人喜欢喝这个滋味,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味道过于浓烈。
现在武夷的制茶人,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岩茶的魅力、喜爱岩茶,不仅在制茶上做了一些改进,选用一些高香品种,将岩茶做成中轻火程度,比如中轻火的白鸡冠、百瑞香、金观音等等,香气馥郁,滋味独特,市场反响不错。而且,在茶量上也做了调整,袋泡规格为7g。
当然,我们也会发现:武夷当地人泡茶并不会按照标准投茶量来冲泡,他们会用上10g、12g的茶,觉得这样泡出的茶滋味才足。
在水温、主泡器、冲泡手法等不变的情况下,投茶量的多少会对茶汤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发酵程度越高、析出物质越快的茶,影响越大。
先来看一下常规情况下,各类茶的投茶量是多少?
岩茶、凤凰单丛:8g:绿茶:2.5g:红茶:4g:生普:7g:熟普、茯砖这类黑茶:8g
投茶量的多少,依个人口感而定
通常我们了解到的标准投茶量只是一个参考值,比如冲泡凤凰单丛的建议茶量为8g,而茶香记上新的一款1994年的老单丛,如果用标准投茶量泡出的茶极为浓俨苦涩,而4g左右出来的茶汤不仅泡出的茶更好喝,而且香气层次也更明显。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那么,具体的投茶量如何把握?“不唯书不唯上”,具体应依据自己实际喝茶情况来调整,茶量可在标准茶量的0。5~1。5倍之间浮动,比如常规建议红茶的投茶量为4g,自己泡茶时可以2g~6g之间尝试。
除了投茶量之外,影响茶汤浓度的因素还有水温、出汤时间。水温越高,茶叶物质浸出越快;出汤时间本质上是茶叶在水中的浸泡时长,这既与冲泡手法有关,也与浸泡时间有关。
同一款茶,投茶量、水温、冲泡方法不同会带来不一样的口感体验,投茶量并不是唯一的,保持开放的心态,茶自会带给你喜悦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