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冲压知识问答(二)

16刃口尺寸的计算依据与原则?
答;1.落料件尺寸由凹模尺寸决定,冲孔件尺寸由凸模尺寸决定。2.落料时,应先确定凹模尺寸,其大小应取接近或等于落料件的zui小极限尺寸;冲孔时,应先确定凸模尺寸,其大小应取接近或等于冲孔件的zui大极限尺寸。3.落料时以凹模刃口尺寸为设计基准,凸模刃口尺寸等于凹模刃口尺寸减去zui小合理间隙值;冲孔时以凸模刃口尺寸为设计基准,凹模刃口尺寸等于凸模刃口尺寸加上zui小合理间隙值。3.冲压件的尺寸公差和凸凹模制造公差按入体原则标注单向公差。
(17)单配加工法的计算一个凸模或凹模同时存在三类不同性质的尺寸:*类:凸模或凹模在磨损后会增大的尺寸。*类尺寸=(冲裁件上该尺寸的zui大极限尺寸—x△)相当于落料凹模尺寸。第二类:凸模或凹模在磨损后会减小的尺寸。第二类=(冲裁件上该尺寸的zui小极限尺寸+x△)相当于冲孔凸模尺寸。第三类:凸模或凹模在磨损后基本不变的尺寸。第三类=冲裁件上该尺寸的中间尺寸±(1/8)△。
(18)降低冲裁力的方法或措施?
答:红冲(加热冲裁)加热到温度900℃;采用斜刃口冲裁;阶梯凸模的方式(采用阶梯冲裁的优点:降低冲裁力,减少振动,在冲裁过程中可以避免折断。缺点:刃口修模困难)
(19)确定冲裁压力中心的目的是什么?
答:保证工作时,模具受力平衡,延长磨具寿命,保护压力机不受损坏。
(20)选择合理搭边值的原则?搭边的作用?合理搭边选择的依据?
答:原则:搭边的zui小宽度大于塑性变形区的宽度,一般可取等于板料的厚度。
作用:保证冲裁件质量,保证模具较长寿命,保证自动送料时不被拉弯拉裂条件下允许的zui小值。
依据:决定于材料厚度,6材料种类,冲裁件的大小,冲裁件的轮廓形状。
(21)冲裁件的工艺性包括哪几个方面?影响冲裁件工艺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工艺性:冲裁件的形状;冲裁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影响因素:1.冲裁件的形状尽量简单,是由规则几何形状或由圆弧与直线构成。
2.冲裁件的内外形转角处应避免尖角
3.冲裁件的凸出悬壁和凹槽宽度不宜过小
4.冲裁件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小。
5.冲孔时,孔径不宜过小。
6.在弯曲件或拉深件上冲孔时,其孔壁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7.在工件上冲制矩形孔时,若无电加工设备,则其两端宜用圆弧连接,一边加工凹模。
(22)连续模的特点?
答:1.难度大
2.操作安全简单
3.模具寿命长
4.产品质量高
5.产品成本低
6.制造和设计难度大。
(23)复合模的特点?
答:1.复合模具中冲制的冲裁件的内孔与边缘或同时完成的几个轮廓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高。
2.复合模对条料的送进定位精度要求较低
3.复合膜具结构紧凑,轮廓尺寸相对减小,其中凸凹模既是落料凸模又是是、冲孔和拉深凹模
4.复合膜具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生产率较高5.模具结构较复杂,加工和装配精度高,成本高
6.当壁厚太小时,不能使用符合模具。
(24)试比较符合模具与单工序模具和连续模具的特点?
答:1.与单工序模相比,复合模具冲制的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或同时完成的几个轮廓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高。
2.与连续模相比,复合模对条料的送进定位精度要求较低。
3.复合模具结构紧凑,轮廓尺寸相对较小
4.复合模具同时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工序,生产效率高
5.模具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年精度要求高,成本高。
6.壁厚太小时,不能使用复合模具。
(25)常见的凸模结构不形式有哪几种?常用什么方法固定?
答:标准圆凸模 凸缘式凸模 直通式凸模
固定方法:台肩固定方法 铆接固定方法 低熔点合金固定方法
(26)凸模保护套的作用?
答:凸缘保护套分为两种:全长保护套 局部保护套
全长保护套的作用:对细长小凸模进行全长保护,增加其刚度和强度;对细长小凸模导向作用。
局部保护套的作用:局部保护阶梯小凸模,增加其刚度和强度;对冲孔凸模起导向作用。
(27)模架分为哪几种?导向装置分为哪几种?模柄分为哪几种?
答:模架:中间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 对角导柱 模架 四导柱模架
导向装置:导板式导向装置 导柱导套式导向装置
模柄:旋入式 压入式 凸缘模柄 浮动模柄 通用模柄 槽形模柄
(28)设计镶拼结构的一般原则?
答:镶拼结构分为两种:镶接和拼接
1.凹模的尖角部分可能由于应力集中而开裂,因而应在刃口的尖角处拼接,拼块的角度≥90℃2.如工件有对称线,应按对称线镶拼;对于外形为圆形的凸模,应尽量按径向分割3.若凹模型孔的孔距精度要求较高时,可用镶拼结构4。刃口凸出或凹进的部分易磨损,应单独做成一块拼块;圆弧部分尽量单独分块5.凸模与凹模的拼接线应至少错开3~5mm,以免冲裁件产生毛刺。
(29)弯曲变形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弯曲的基本方式有哪几种?其工作原理?
答:基本方法:压弯折弯滚弯 拉弯
基本方法:自由弯曲 校正弯曲
工作原理:自由弯曲:如果在板料和凸凹模*贴紧后凸模立即回升。
校正弯曲:如果在板料和凸凹模*贴紧后,凸模继续下行一段很小的距离。
(30)回弹对工件的影响?
答:使工件弯曲模凸模的圆角和半径不一致,致使弯曲件精度降低。
(31)影响回弹的因素有哪些?
答:1.材料的机械性能:回弹量的大小与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成
正比,与材料的弹性模量成反比。
2.相对弯曲半径:相对弯曲半径越小,弯曲变形区的变形程度越大,回弹也越小。
3.弯曲中心角:弯曲中心角越大,回弹角越大,而弯曲半径的回弹量影响不大
4.弯曲方式: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回弹小
5.弯曲件形状:当弯曲件形状复杂,一次弯曲成形的部位多,回弹量小。
6.模具尺寸和间隙:弯曲v性件时,增大凹模v形工作面开口尺寸能够减小回弹,弯曲u形件时,减小凸凹模间隙可以减小回弹。
(32)减小和控制回弹的措施?
答:1.弯曲件设计:选用弹性模量大,屈服极限低的材料,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圆角半径,在弯曲变形区压制加强筋或边翼。
2.弯曲工:在弯曲前对毛坯进行热处理,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对于相对弯曲半径很大的弯曲件,采用拉弯工艺。
3.弯曲模具结构设计:修正或调整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对于软材料的弯曲,可在凸模或凹模作出适当的斜度,弯曲件材料厚度t≥0.8mm,加大弯曲变形区的压应力,在制件内留有压痕,
4.软模弯曲。
(33)试分析影响zui小弯曲半径的因素?
答:1.材料的机械性能:塑性好,塑性变形越大,所允许的zui小弯曲半径越小。
2.板料的弯曲方向:弯曲线方向与板料的纤维方向,是垂直,zui不好的是平行。
3.板料宽度大小:窄板比宽板的zui小弯曲半径可以小些
4.弯曲中心角:弯曲中心角小,zui小弯曲半径也小。
5.板料表面质量和断面质量好,则zui小弯曲半径也小
6.薄板比厚板的zui小弯曲半径可以小些。
(34)当工件的相对弯曲半径小于材料的zui小弯曲半径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1.將工件毛坯预先安排退火或正火等热处理工序或采用加热弯曲工艺。2.对于冲裁或剪切加工的毛坯,应将留有毛刺的一面放置于弯曲变形区的内层。3.如果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较小,在进行弯曲展开毛坯冲裁的排样时,应尽可能使弯曲线与材料纤维方向垂直。4.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小于材料的zui小弯曲半径时,通过整形使其满足图纸要求。
(35)弯曲工序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简单形状的弯曲件,只需一次弯曲成形。2.尺寸特别小的弯曲件,应尽可能用复杂弯曲模一次弯曲成形。3.大批量生产的中,型弯曲件,尽可能用级进模4.在能够保证弯曲件弯曲成形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弯曲工序数量5.每次弯曲成形的部位不宜过多6.多次弯曲时,弯曲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为:先弯外角,后弯内角。 冲压知识问答未完待续,欢迎继续关注硕尔资讯新闻中心,如有精密冲床相关需求欢迎直接咨询在线客服或我司全国统一:4006-2233-19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