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谱分析中,检测器因对色谱柱流出的物质产生不同的响应而产生色谱峰。在色谱图中,使用者需要根据色谱峰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所以色谱峰是色谱分析的关键要素。由于仪器设备故障、使用操作不当或者试剂本身问题等等原因,色谱峰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色谱峰拖尾、前延、分叉、变形等。其中,峰拖尾是使用过程中zui主要的问题。
造成色谱峰拖尾的原因
色谱峰拖尾是色谱分析中zui常见问题之一。引起色谱峰拖尾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柱子两端安装不正确,没有达到进样口分流点和检测器处尾吹点位置;或安装好后又在接头处断裂;柱外死体积较大;尾吹气流量小,样品在柱内或系统内壁非线性吸附;汽化室污染等原因都容易造成拖尾。具体原因如下:。
①进样量过大;
②进样器污染或汽化室中的衬管堵塞;
③衬管未脱活,造成待测物被吸附后逐步释放;
④载气流速过高;
⑤载气系统漏气;
⑥色谱柱安装不正确;
⑦色谱柱严重流失或污染;
⑧柱温太低或高于溶剂沸点温度;
⑨汽化室死体积太大;
⑩进样口汽化室温度太低。
如何解决峰形拖尾的问题
考虑到引起色谱峰拖尾的原因较复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解决。
①进样量检查是否太大,减少进样量,观察色谱峰拖尾改善情况。
②进样口检查进样针针尖碰到并破坏了衬管内的填充物,堵在柱头,也会导致色谱峰拖尾,应从衬管中取出部分填充物、清理掉破碎物,或使用无填充的衬管。
③衬管脱活进样口衬管上的活性位点可能吸附待测组分导致出现拖尾峰,并可能损失灵敏度和重现性。对于不分流进样或分析极性很弱的化合物时,使用脱活衬管能尽量避免拖尾。当峰拖尾情况发生时,应及时更换衬管,尤其对于痕量分析,全新的衬管比清洗后并重新脱活的衬管在避免色谱峰拖尾上表现更有效。
④色谱柱温度超出色谱柱承受上限的温度会造成固定相和膜表面的加速损坏,这样会造成色谱柱的过分流失、降低柱效(分离度),尤其在有泄漏或载气中氧含量较高时,过度加热会大大加速并*地损坏色谱柱,这样待分析活性组分的色谱峰就容易形成拖尾。
⑤色谱柱污染应切去色谱柱前端被污染的0.5~1m,必要时还需更换进样口衬管、隔垫,清洗进样口,严重时需要更换色谱柱。
⑥色谱柱位置在进样口中的位置不正确,泄漏或柱端切割不平整,均会导致色谱峰前伸或拖尾,应用色谱柱切割刀将柱端切割得干净而平整,重新按照安装尺寸安装色谱柱。
⑦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或柱上进样时,溶剂效应显著,应降低初始色谱柱温度,这样可使保留值增加、峰拖尾会减弱。
怎样避免拖尾峰出现
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和色谱柱,就可以避免峰拖尾和前沿。在处理样品时选择合适的流动相zui为重要,所以在实验设计时充分了解所要分离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和溶解度、极性等相关问题,摸条件时找到较好的流动相,是避免拖尾峰出现的方法。
避免拖尾主要要控制好溶质的量,每种色谱方法有一定的线性范围,超过这一范围不对称峰则会出现。要看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分析物本身的性质:这类问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另样品的前处理非常重要,部分样品在分析过程中分解,那肯定是拖尾的。
色谱柱问题:主要由于色谱柱柱效下降等引起,维护色谱柱或者更换。
流动相:流动相未起到抑制拖尾或者前沿的作用,应添加适当缓冲剂如三乙胺、醋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