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照明电器的电磁兼容标准

照明电器的电磁兼容认证标准
交流咨询:
欢迎交流电磁兼容emc:请加:
赠送emc仪器手册.或者右键进入:电磁兼容测试仪器
依据标准
cispr 15/gb 17743: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iec 61547/gb t 18595: 一般照明用设备的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测试项目
静电放电抗扰度,依据 iec 61000-4-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依据 iec 61000-4-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依据 iec 61000-4-4
雷击浪涌(冲击)抗扰度,依据 iec 61000-4-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依据 iec 61000-4-6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依据 iec 61000-4-8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依据 iec 61000-4-11
插入插损,150khz-1605khz
骚扰电压-电源端子,9khz-30mhz,qp/av
骚扰电压-负载端子,150khz-30mhz,qp/av
骚扰电压-控制端子,150khz-30mhz,qp/av
辐射电磁骚扰(三环) ,9khz-30mhz,qp
辐射电磁骚扰或者 cdn法的共模端子电压,30mhz-300mhz,qp
谐波电流发射测试,依据 iec 61000-3-2测试
电压波动及闪烁测试:依据 iec 61000-3-3测试
摘要: 电磁兼容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信、材料、结构等学科的边缘科学;也是一门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率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工、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可以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降低的应用科学技术。
关键词: 边缘科学 电磁兼容 电磁场理论
一、电磁兼容及电磁兼容认证的意义  
 电磁兼容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包括信息、电工、电子、通信、材料、结构等学科的边缘科学;也是一门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频率资源条件下,各种电工、电子设备或系统在同一电磁环境中可以相互兼容,而不致引起其性能降低的应用科学技术。
随着电气产品逐步涌向市场,实际应用中的各类电气用品的电磁干扰和互相不兼容问题日益突出,工业、科学、医疗、信息、机动车辆、电力设备等电工、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仅会干扰公共安全和通信设备的工作,对相互间的电工、电子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造成性能下降乃至无法工作,甚至是事故和设备损坏,而且对于居民的文化生活甚至人身安全会造成影响和危害。因此保护电磁环境,防止电磁干扰,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及有关组织的普遍关注。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电磁干扰的控制纳入国家法制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范围。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相继颁布相关法令、管理规范及标准等,并对电工、电子设备的生产和市场流通,以及从事有电磁辐射活动的台站或企业的建立实行全面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公共安全与公众切身利益。欧共体的 89/336/eec 指令自 1996 年 1 月 1 日进入实质性实施以来,电磁兼容指标合格与否已成为进入欧共体市场的先决条件之一。许多国家政府从贸易角度来考虑电磁兼容问题,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产品的电磁兼容认证。
我国政府对电磁兼容事业相当重视,不论是在电磁兼容标准制定、实施与监督,或是电磁兼容认证工作推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发布了 83 项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 29 项。并且为了贯彻国家有关电磁兼容标准,适应上电磁兼容领域的发展趋势,达到尽快提高我国电工、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及改善电磁环境的目的,国家*于 1999 年发布了《电磁兼容认证管理办法》,并于 2000 年发布了《*批实施电磁兼容安全认证的产品目录》。对目录中所涉及的产品实施 emc 安全认证制度,这些产品在进入流通领域时将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为此国家**中国电磁兼容认证委员会作为代表国家对产品电磁兼容性进行第三方公正评价的认证机构、中国电磁兼容认证委员会由管理委员会和认证中心组成,认证中心在全国分布有 15 家签约检验机构负责 emc 认证检验工作。
二、电磁兼容认证规则和程序 电磁兼容认证工作的原则:
1 、国家对电磁兼容认证实施统一管理,并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2 、按照通行的电磁兼容认证做法,并结合中国国情,着眼,立足国内;
3 、坚持企业申请原则,逐步实行市场的监督管理;
4 、发挥认可制度的作用,有序地引入竞争机制;
5 、分批逐步开展产品的电磁兼容认证。
在中国境内销售,使用列入电磁兼容安全认证产品目录中的产品的企业均应申请电磁兼容认证。电磁兼容认证的基本模式为型式试验加工厂质量体系检查及认证后监督。监督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包括对工厂质量体系的检查和对带有认证标志产品的抽样检验。申请认证的产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批准认证,颁发认证证书。相关企业应在产品或其包装上使用认证标志。认证证书有效期为四年。
常规电磁兼容知识大汇总:
1.常用电磁兼容测试项目和测试要点
2.电磁兼容测试项目及设备配置
3.传导,辐射,雷击(surge),静电(esd),群脉冲(eft)测试
4.esd测试(静电放电测试)
5. 电磁兼容三要素
6.电磁兼容指令(emc)|电磁兼容测试|电磁兼容标准
7. 产品认证、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测试方法
8.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9.iec61000-4-4 eft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新老标准的不同
10. 电磁兼容emc测试所需基本仪器之要求及其配备
11.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重复性和可比性
12.组建电磁兼容实验室的方法
13.电磁兼容抗干扰测试仪器的校准
14.从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标准草案看试验演变情况
15. emc电磁兼容测试的通用仪器
16. 电磁兼容测试的条件与方法
17.电磁兼容测试项目
18.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概况与测试手段简介
19.电磁兼容测试项目和测试要点(emc)
20.gb/t17626.2-2006与gb/t17626.2-1998静电放电标准差异分析报告
2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
22.如何提高电子产品的抗*力和电磁兼容性
23.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_传导_辐射_静电_脉冲_浪涌_周波跌落
24.电磁兼容测试领域、设备和方法
25. 传导_辐射_静电_浪涌_雷击_脉冲群_衰减震荡_周波跌落_电磁兼容测试仪器
26.电磁兼容(emc)标准的结构和分类
27. 传导骚扰抗扰性试验测试系统
28.电磁兼容实验室方案
29. emc电磁兼容测试所需基本仪器之要求及其配备
30.电磁兼容测试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分类行业电磁兼容知识汇总:
35.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标准yy0505/iec60601-1-2
24.家电产品esd、emc、ems、emi辐射、传导等测试
30.手机ota测试系统建设方案
12开关电源电磁兼容测试
32.照明电器电磁兼容认证标准
38.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与电磁干扰
瞬态传导抗绕度测试系统配置方案:
1.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的抗干扰度试验
2.工频磁场抗干扰度试验系统
3.雷击浪涌抗干扰度试验系统配置方案
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抗干扰度试验系统
5.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系统
6.衰减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7.gb/t17626.6(iec61000-4-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雷击浪涌(surge)测试知识:
1.iec61000-4-5(gb/t17626.5)浪涌的抗干扰测试(surge)
2.浪涌抗扰度(surge)实验室配置
3.浪涌的抗干扰测试(surge)
4.surge浪涌(冲击)抗扰度测试
5.电子产品的雷击浪涌防护标准及测试
6. 雷电电磁脉冲场模拟器(脉冲磁场)
7 电子产品的雷击浪涌(surge)防护(一)
电磁兼容测试环境内容:
1. 电磁屏蔽室的通信电缆暗箱的要求
2. 电磁屏蔽室制造制造和测试参照标准
3. 射频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试
4.标准三米法emc暗室
5.电磁屏蔽室建设方案(电磁兼容)
6.屏蔽室建设方案(emc)
7. 军用电磁兼容屏蔽暗室规划和设计
8.构建电磁兼容实验室的详细方法1
9.构建电磁兼容实验室的详细方法 2
车载电子电磁兼容性内容如下:
1.车辆零组件电磁兼容试验方法介绍
2.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项目
3.汽车电子干扰模拟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系统/汽车干扰模拟系统
4.汽车电子的电磁兼容测试项目及测试设备
5.汽车及车载电子设备电磁兼容emc测试
6.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企业实验室射频骚扰测试
7.车辆电气设备的瞬变传导骚扰和抗扰度性能测试
8.汽车电子部件emi抗扰性测试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9.汽车高能量抛负载发生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
10.汽车电压跌落模拟发生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性设备)
11.汽车瞬变脉冲干扰模拟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设备)
12.汽车微脉冲干扰模拟器(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设备)
13汽车电子干扰模拟系统方案配置(电磁兼容)
14.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抗干扰实验室配置方案
15.cispr 12及iso11451-2车载电子电磁兼容测试
16.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抗干扰实验室配置方案
17.汽车电磁兼容标准
18.gb国标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标准
19.欧盟车载产品认证简介(电磁兼容)
20.各国电磁兼容emc认证简表(传导_辐射_静电_脉冲_浪涌等测试设备)
21.根据cispr 12及iso 11451-2的电磁兼容emc测试(1)
22.cispr 12及iso 11451-2的电磁兼容emc测试(2)
23. 汽车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改进电磁干扰
24.汽车电磁兼容试验
25.电动轿车新的电磁兼容性规则
26. 机动车电磁兼容测试与应用
27. 经济的汽车电子的emi测试系统
28.电牵引系统的电磁兼容介绍
29.汽车电磁兼容技术
30.汽车电磁兼容标准的分类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