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从繁中来
茶的冲泡手法变化多端,造就了茶更加纷繁多变的香气与滋味表现,这是茶艺的乐趣之一。然而,总有些“懒人”想着,有没有什么简单的冲泡手法,可以泡所有的茶,泡出来也好喝。
于是乎,确实有人研究出那么一两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泡茶法,本文取其中一种来介绍。
这便是吊流法。
用极细的水流,缓缓注入,水形成一条稳定的垂直线条,宛如吊住下方的物品。
咦?这不是传说中的细流注水吗?这也是细流注水。只是吊流在印象里,表现的场合更加丰富。
其一,生普最为常用。
这是因为,吊流法可以减少生普的苦涩和霸道,让茶汤变得顺滑。
其二,红茶基本都用。
红茶的特点是温和、甜润,用这个方法更能增强红茶本身的特点。
其三,这也可以成为花茶的一种简易品饮方式——把茶滤放到公道杯上,花茶的干茶放到茶滤上,用吊流法将水均匀地浇在花的上方,于是,浸泡出花茶味道的茶汤便顺着茶滤流入公道杯之中。
很稳定的口感,表现十分细滑清雅
吊流的第三种使用方式——使用茶滤的吊流法,其实并不局限于花茶,几乎所有的茶都可以用,而越是细小的茶,用这种方式越是适合。这样可以冲泡出均匀稳定的滋味来,甜甜的、香香的,是初始喝茶的人喜欢的味道。而且,不需要用到盖碗、茶壶等“复杂”的茶具,对“懒人”来说,无疑不是一种泡茶的好选择。
而第三种吊流法,要怎么操作才能更好地泡出好的滋味呢?
其一,用茶量。由于水浇过茶,用茶滤中流过,而茶滤的过水速度是有限的,加上上面放了茶,过水的速度更慢,茶的量因此要掌握好,要让水顺利通过,又得保证茶汤有适合的浓度。建议自己试验几次,找到流速与浓度的平衡点。
其二,水温。水的流速比起平时泡茶的时候,茶与水的接触时间少了,加上吊流的水以细流的方式下落,本身就很容易散温,因此,冲泡的水温比常规的泡茶方法要高。可以根据经验升高5度左右,或者直接用沸腾的水。
好了,聪明的你们已经发现了下一个问题——茶具的设计。公道杯加上茶滤的这种设计,是不是跟常用的带过滤内胆的马克大杯很像呢?了解了吊流法之后,要是自己给自己泡茶,用简易的家用杯,就更加简单省事啦。
“就算我很懒,还是有办法喝到一杯好茶的。”我们追求一泡好味道的茶,可以有各种方式和努力。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只是假如一开始只是站在原点,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带内胆的马克杯,原来可以用来这样泡茶。
泡茶,可繁、可简。如若不懂其繁,便不能体会其简的美妙之处。深入浅出,也许也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