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精神病鉴定程序有哪些

在生活中很多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可能是精神病患者,那么这时候肯定是需要对其做鉴定的,确定是精神病之后才会进行相应的判决,一般精神病患者可以免于刑罚。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带来精神病鉴定程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精神病鉴定程序有哪些
1、一般受理后规定期限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其中鉴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达委托机关或鉴定申请单位。
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对象
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的人员
5、劳动改造的罪犯
6、劳动教养人员
7、收容审查人员
8、和案件有关需要鉴定的其他人员
三、精神病鉴定需要多长时间
具体问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的案件多了就慢一些,案件少了就快一些。一般情况下15天到1个月出结果。如果病情严重,则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是也不会超过2个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精神病鉴定程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精神病患者在接受鉴定之后,是可以免受或减轻刑法的,因此对于鉴定结果很重要。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