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电偶热电势来确定温度时易忽视的问题在现场维修中,操作工对测量的工艺温度有疑问,如果使用热电偶时,仪表工通常是用直流电位差计或过程校验仪,先测量热电偶的热电势ux,查热电偶分度表,得到的热电势所对应的温度tx,然后再加上热电偶参比端的温度tn,如果是用补偿导线接至仪表就加上室温t0,则t=tx+t0,得到热电偶的实际温度t,与仪表显示值做一比较,然后告诉操作工实情,这可能是一种的做法,但也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这样的做法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即热电偶分度表是在参比端温度为0℃的情况下制定的。首先在生产现场t0是很难做到保持0℃的,其次热电势与温度之间具有非线性。由于以上原因,用上述方法来确定温度的正确性是有问题的,其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用两次查表法。即:首先测量热电偶的热电势ux,然后根据参比端或室温的温度t0查热电偶分度表,得到该温度所对应的热电势u0,然后把ux和u0相加,得到总的热电势值,再查热电偶分度表就得到被测的真正温度了。
那这两种方法的差别有多大呢?从以下的例子来看看就明白了。
假设有一支s分度号的铂铑10-铂热电偶,所测得的热电偶的输出热电势ux为12.9mv,查k型热电偶分度表得tx=1281.9℃,室温t0=28℃。
用一种方法:则t1=tx+t0=1281.9+28=1309.9℃。
用第二种方法:室温28℃经查表得u0=0.161mv,则ut=ux+u0=12.9+0.161=13.101mv,经查热电偶分度表得t2=1295.2℃。
显然t1比t2偏高了14.8℃。由于第二种方法是从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出发,并*依据热电偶分度表的制表规则来确定温度的,所以是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