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常用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第1章:金属材料名称常用基础术语
1.基础术语:
黑色金属:铁和铁的合金均称为黑色金属。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
纯铁:纯度很高的铁,化学纯铁含碳量几乎为零,工业纯铁含碳量<0.05%。纯铁是很软的,一般不应用到实际中。
铁碳合金:以铁为基础,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统称为铁碳合金。如钢和生铁。
生铁:把铁矿石放到高炉中冶炼而成的,含碳量2%~4.3%(也有资料称3.5%—5.5%、2.11%-6.67%)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生铁质硬而脆,缺乏韧性,几乎没有塑性变形能力,因此不能通过锻造、轧制、拉拔等方法加工成形,主要用来炼钢和制造铸件,如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也有习惯上把炼钢生铁叫做生铁,把铸造生铁简称为铸铁。
白口铁:碳以fe3c形态分布的生铁称为白口铁,其断口呈银白色,质硬而脆,不能进行机械加工,是炼钢的原料,故又称炼钢生铁。
灰口铁: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分布的生铁称为灰口铁,其断口呈银灰色,由于石墨质软并有润滑作用,因而这种生铁具有良好的易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等优点。但是,由于有片状石墨的存在,降低了它的抗拉强度,使它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造机床床座、铁管等。因此,通常把这种生铁叫做铸造生铁。
球墨铸铁:碳以球状石墨分布则称球墨铸铁,其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接近于钢。
钢:含碳量在0.04%-2.3%之间(也有资料称0.03%-1.2%)的铁碳合金称为钢。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
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指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等。
第2章:钢的分类基础知识
1.按品质进行分类
①普通钢:p≤0.045%s≤0.050%(如普通碳素结构钢q195、q235等)
②优质钢:p≤0.035%s≤0.035%(如碳素结构钢20号、45号钢等)
③钢:p≤0.035%s≤0.030%(比钢更,一般在钢号后加a以示区别,如08a等)
2.按化学成份进行分类
1)碳素钢:
①低碳钢:c≤0.25%
②中碳钢:c≤0.25~0.60%
③高碳钢:c≥0.60%
2)合金钢:
①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
②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
③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类:
①锻钢
②铸钢
③热轧钢
④冷拉钢。
4.按金相组织分类
1)退火状态的:
①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
②共析钢(珠光体);
③过共析钢(珠光体+渗碳体);
④莱氏体钢(珠光体+渗碳体)。
2)正火状态的:
①珠光体钢
②贝氏体钢
③马氏体钢
④奥氏体钢。
3)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
5.按用途分类
1)建筑及工程用钢:
①普通碳素结构钢;
②低合金结构钢;
③钢筋钢。
2)结构钢
①机械制造用钢:
ⅰ调质结构钢;
ⅱ表面硬化结构钢:包括渗碳钢、渗氨钢、表面淬火用钢;
ⅲ易切结构钢;(d)冷塑性成形用钢: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
②弹簧钢
③轴承钢
3)工具钢:
①碳素工具钢;
②合金工具钢;
③高速工具钢。
4)特殊性能钢:
①不锈耐酸钢;
②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热强钢、气阀钢;
③电热合金钢;
④耐磨钢;
⑤低温用钢;
⑥电工用钢。
5)专业用钢
如桥梁用钢、船舶用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
6.综合分类
1)普通钢
①碳素结构钢:
②低合金结构钢
③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钢(包括钢)
①结构钢:
ⅰ碳素结构钢
ⅱ合金结构钢
ⅲ弹簧钢
ⅳ易切钢
ⅴ轴承钢
ⅵ特定用途结构钢。
②工具钢:
ⅰ碳素工具钢
ⅱ合金工具钢
ⅲ高速工具钢。
③特殊性能钢:
ⅰ不锈耐酸钢
ⅱ耐热钢
ⅲ电热合金钢
ⅳ电工用钢
ⅴ高锰耐磨钢。
8.按冶炼方法分类
1)按炉种分
①平炉钢:
ⅰ酸性平炉钢
ⅱ碱性平炉钢。
②转炉钢:
ⅰ酸性转炉钢
ⅱ碱性转炉钢
或ⅰ底吹转炉钢
ⅱ侧吹转炉钢
ⅲ顶吹转炉钢。
③电炉钢:
ⅰ电弧炉钢
ⅱ电渣炉钢
ⅲ感应炉钢
ⅳ真空自耗炉钢
ⅴ电子束炉钢。
2)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分
①沸腾钢
②半镇静钢
③镇静钢
④特殊镇静钢。
第3章: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基础知识
1.1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基础术语: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此时应力不增加或开始有所下降,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zui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zui大应力值。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zui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pb/fo(mpa)。
4)抗压强度(σlc)
材料试样受压力时,在压坏前所承受的zui大应力。
5)抗弯强度(σcb)
材料试样受弯曲力时,在破坏前所承受的zui大应力。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①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n/mm2)。
②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③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1.2力学性能与可成形性及使用性能的关系
要使钢板获得所需的形状,必须使其*变形,所采取的工艺可以是局部或整体弯曲、深冲、张拉或这些成型方法的组合。
(1)薄钢板的屈服强度表示出成形后的可成形性和强度,对普通碳素钢板的成形,屈服点值过高,常常有可能发生过大的回弹、成形时容易破断,磨具磨损快以及由于塑性不良而出现缺陷。然而材料的屈服点小于140mpa时,又可能经受不住成形过程中施加的应力,对用于较复杂或复杂成形加工或冲压加工的钢板,通常要求具有比较低的屈服强度值,而且屈服比值愈小,由钢板的成形性能愈好。
(2)中厚板的冷态可成形性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伸长率有直接关系。屈服强度值愈低,产生*变形所需的应力愈小;伸长率值愈高,高的延展性可以允许承受大的变形量而不致断裂。
(3)对用于建筑结构、桥梁及机械结构件的钢板,为防止构件断裂,要求钢板材料具有特点的抗拉强度,而为防止构件变形,又要求钢板材料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因此对这类用途的钢材都要求规定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的zui小值或范围值。
(4)对用于承受冲击负荷变形,例如船舶、桥梁、石油、天然气管线用钢板,为防止其使用中发生脆性断裂,又要求其具有一定足够高的冲击韧性-冲击功值。
第4章: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1.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