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水准仪水准仪(水准仪校准方法),下面一起看看水准仪水准仪(水准仪校准方法)相关资讯。
调平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两点之间的高差计算出另一个待定点的高程。
hab 0,身高差为正,正面视点高;hab 0,身高差为负,前视点低。
hab的下标顺序必须与测量方向一致。
例如,如果已知:的hab= 1.436 m,则hba =1.436m
h b = h a +h ab =h a +(ab)
基准
测绘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控制点——水准测量(bm),通过水准测量获得其高程。水准点包括永久水准点和临时水准点。标出水准点后,画出 要点注释在水准仪簿上,画出水准点草图,说明周围情况,并注明水准点编号。
水准路线
水准路线和水准网的布设
单条水准路线:与高级水准点相连的单条路线,由多个首尾相连的测量断面组成。单项水准路线的形式: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和分支水准路线。
水准网:由多条相互连接的单条水准线路组成的网络图形。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设置若干个转折点,分段测量高差,取各段高差之和。
如果两点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高度差很大,它们的高度差可以 t仅通过放置仪器一次来测量。这时候就需要添加若干个临时的标尺点作为过渡点来转移高程,这些点称为转折点。每放置一个仪器,就叫一个测站。
下面,a:符合水准路线,b:闭合水准路线和c:分支水准路线。
答:闭合水准路线:从一个高等级水准点开始,测量其他点的高程,最后闭合到原点的环形路线。
b:附合水准路线:从一个高级水准点出发,测完其他点的高程后,最终与另一个高级水准点会合的路线。
c:往准路线(次水准路线):从一个高水准点出发,测量其他点的高程到终点,再从终点回测到原高水准点的往返路线。水准路线长度为1~2km。
水准测量的实施
水准测量采用往返测量法、改变仪器高度法或双面尺法进行测量。往返测量法步骤:设置已知水准点bm高程(123.446m),测量b点高程..如图所示:
1.将水准仪放在i处,距离已知的后方高程点a一定距离,选择前方转折点zd1,将标尺放在点a和zd1处。车站位于后视点和前视点的中间。
2.水准仪调平后,先对准瞄准镜标尺,再消除视差。调平后,读取后视图读数a。
3.转动望远镜对准前视尺,调平后,向前阅读阅读b .至此,a站的观测任务已经完成。(一台仪器一次称为一个测量站)
4.将仪器移动到下一个站点ii,将第一个站点的后视尺移动到第二个站点的转向点zd2。此时,第一站的前视成为第二站的后视。点击免费下载大量工程数据。
5.根据步骤2.3测量站点ii的前后读数。重复这个动作到b点。
表21水准测量记录表
检查水准测量外业测量数据后,如果满足精度要求,就可以计算室内结果,即可以调整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可以根据误差理论合理分配到各测段高差中),最后计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有两种方法可以计算高程。
1.已知高差=待测高差(高差法)=前视后视读数。
2、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待测h点读数=待测高程(等高线法)
如果不是三、四等水准测量,可以将转折点作为待测点进行测量,方法相同:后视图前视图=高差:后视点高差=前视点高程。
用于各级水准测量的仪器。
了解更多水准仪水准仪(水准仪校准方法)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