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关于忙肺的传说(二)

传说之三:
将军喜好忙肺茶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贡生张文清之子张浩,生于1887年,逝于1976年,又名天培,字茂之。《永德县志》载:“乡学毕业之后,赴昆求学,肄业于云南讲武堂。继之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及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回国后,步入军界,曾任云南靖国军唐继尧部上校营长、参军、大队长,第五军龙云部副官长等职”。后随同窗好友范石生部,历任副师长、代理师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等职。由于曾在武器装备上接济同窗好友朱德,思想上受共产党和朱德熏陶,不被蒋介石重用,“1938年张怀着报国无门的失意心态,告假还乡,过起隐居田园的生活。”
据传张浩十分好茶,每天必饮,以茶待客。回乡后,《永德县志》载:“开始与民众广泛接触,即使是贫寒百姓,只要来访,不分贵贱,均让座传茶,以礼相待。”张浩时不时到忙肺探望母方亲戚,喝到忙肺茶,过口不忘,每次到忙肺,都要带回忙肺茶品饮。相传张浩还以忙肺茶作为礼品,送过讲武堂老师、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昆明行营主任龙云以及同窗好友朱德等品饮。
由于对家乡茶的特殊喜好,据说忙肺茶和文曲茶还是张浩的办公用茶。1941年5月,张浩被昆明行营主任龙云委任云宁区守备指挥官,组织和筹备抗日自卫事宜。直到1945年10月,龙云被蒋介石所逼下台,张浩随之去职的四年多时间里,张浩所到之处,都离不开忙肺茶和文曲茶。1950年9月26日,张浩离乡隐居缅甸,临走时还不忘带忙肺茶和文曲茶各数百斤前往。
传说之四:
救困扶贫广植茶
据66岁的忙肺村一组村民鲁正良讲述,1959年春,时忙肺组村民张某,无意失火导致忙肺村所有民居草房尽毁火中。这场火灾,导致群众生活倍加困难。时任县委书记张印堂安抚慰问群众之后,到凤庆专购茶籽,分到忙肺各家各户广为种植,以作长久的救困扶贫之举。
火灾无情天有情。当年雨水好,忙肺村当年种植1368亩大叶种茶均出芽成长,使忙肺村茶叶面积跃升到1500多亩,一举奠定了茶叶在忙肺村的支柱产业地位。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