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t是基因功能的活体检测技术,已被103位诺贝尔奖得主所在单位,及北大、清华、中科院使用。
期刊:西北农业学报
标题:‘泡桐1201’幼苗对钠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样品:“泡桐1201”根系
检测指标:na+、k+、h+、ca2+
作者:河南农业大学茹广欣、朱秀红
摘 要
探讨‘泡桐1201’幼苗对盐胁迫的应答机制,为选育耐盐碱性作物,大力推广该树种提供科学依据。
以30d‘泡桐1201’幼苗为材料,设置5组不同浓度梯度的盐胁迫处理,分析幼苗生理状况,通过测定幼苗的株高和主根长,植株根、茎、叶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叶和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根系na+、k+、h+和ca2+的流速等指标,分析其生理方面、抗氧化系统以及离子流方面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泡桐1201’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增强,根长、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逐渐下降,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
sod活性、pod活性和cat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sod活性和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在100mmol·l-1时达到大值;叶绿素质量分数呈现逐渐减少趋势。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根系na+外排速*增大后减小,在100mmol·l-1达到大值,以此来维持植物细胞的离子平衡,降低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k+流速均表现为外排,外排速率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大。h+主要表现为内流,并且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内流速*增加后减小。ca2+流速均表现为内流,并且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大流速增大。
盐胁迫导致‘泡桐1201’幼苗株高、主根长、根茎叶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受到抑制;‘泡桐1201’幼苗在盐浓度为0~50mmol·l-1胁迫下能够正常生长,在200mmol·l-1甚至出现致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