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目标
规范流程
通过建设环境移动平台,提高环保现场效率、规范流程;帮助一线人员高效处理任务、汇报工作进程,还能帮助管理人员随时了解人员的去向和任务执行情况,监督全过程。
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
平台利用计算机互联网、4g移动通讯、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等各种技术,构建后台支撑系统和现场终端于一体的移动平台。实现监察业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与考核一体化;gis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
整合现有系统,数据统一查询
平台兼顾其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应用功能的交互。系统集成环境监察支队现有系统的业务数据,包括建设项目申报、排污申报、排污收费、行政处罚、环境监察等,向现场人员提供一站式环境监测数据、企业环境信息检索服务。
1.2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建设原则
实用性原则
信息系统建设要以实用为前提,真正实用的信息系统一定不是现有手工管理的*的仿真系统,如果这样必定造成效率低下(原来只有手写、纸上操作这一环节,而现在还多了计算机操作环节,信息化带来了工作量的增加),使用人员没有积极性。实际应用的系统是将进行电脑管理后手工操作的不合理性进行一定范围的重组,从而将信息系统建成真正实用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
机动性、灵活性原则
移动系统建设应该满足监察机构对现场机动、灵活快捷的目标,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时间赶赴现场,采集手资料,为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可扩展性原则
信息系统的可扩展、灵活、易操作、高可靠是十分必要的。系统中的信息,除了为普通用户办事之外,还必须为领导的决策作出支持。另外,系统是建立在成功的信息收集的体制上的。因而,以信息为核心,以信息的应用为方向,构建可扩展的系统环境是信息系统建发的基础。
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环境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的原则,克服无序、无规划的盲目发展,以及无标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在规划的基础上,统一标准与规范,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