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购固态硬盘要看哪些参数2,固态硬盘的参数3,固态硬盘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4,台式机硬盘主要有哪几种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5,简述硬盘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1,选购固态硬盘要看哪些参数
主要看容易,闪存颗粒,主控芯片,读取速度和存储速度!我推荐 浦科特 p系列,闪迪至尊极速系列,intel原厂,三星pro系列这4个价格贵性能好!如果只考虑性能,那值得拥有固态硬盘的好坏主要看性能参数:分别为最大读写速度,4kb随机读写数值, 因为固态硬与模式硬盘的存储方式不同,寻道值基本上不存在,所以只需要看以上四个数值就可以了.如果4kb随机读写数值过值,最大读写速度在高也没有用.
2,固态硬盘的参数
1、你看的哪款机械硬盘,家用级的应该没这么快。硬盘的实际传输率取决于内部传输速率,1030mbis/sec(持续78mb/sec),前面的1030是数据位,后面不是写了“持续78mb/sec”(平均实际传输率78mb/秒)每个品牌不一样的,只是大概速度差不多。还有用的传输方式不一样,读写速度也不一样的。esata最高70m左右,usb的最高20m左右,放在电脑里面200m左右。实际的速度,有很多瓶颈在。
3,固态硬盘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
固态硬盘的好坏主要看性能参数:分别为最大读写速度,4kb随机读写数值, 因为固态硬与模式硬盘的存储方式不同,寻道值基本上不存在,所以只需要看以上四个数值就可以了.如果4kb随机读写数值过值,最大读写速度在高也没有用.1,标称的读写速度,当然是越高越好,这个最好理解;2,iops,就是模拟4k大小的文件读写。为什么要模拟4k呢?因为ntfs分区格式里4k被定义为一个簇,这是为了测试读写小文件时的速度,因为系统启动、大的游戏载入、大型软件载入都会加载许多1k左右的配置文件还有其它很多小文件,这个时候就是ipos参数发挥作用的时候了。现在主流的iops都在90k以上了(机械硬盘还在5k左右徘徊),就是每秒最高能读或写(按最大的算,一般ipos是读得慢写得快)90000个4k的文件(小小得瑟一下,我的950pro已经达到300k了);3,存储颗粒类型,就是常说的slc和mlc,这个意义不大,理论上slc的擦写次数是10万次,而mlc的擦写次数是1万次,注意了,是擦写,不是读写啊,可以擦写这么多次,读无限次。也就是说你买块100g的硬盘,就算是mlc颗粒也允许你循环写入100g*1万次=1pb的数据,就是1000t,100万g,假设你每天写入100g的文件也能用上1万天,约等于27.4年。假设换成slc,10万次寿命,那么你每天写入100g的话需要274年才能把它用废,这东西等到274年后铁定是文物了。现在又有tlc颗粒,擦写寿命只有300~500次,要照每天100g这种用法一年就废了,但是一般情况下每天10g顶天了,这么说是不是可以用10年了?你还记得10年前主流的机械硬盘是什么接口、容量多大吗?
4,台式机硬盘主要有哪几种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
一、按大类型硬盘分为固态硬盘(ssd)和机械硬盘(hdd);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 二、按大小分 ⒊5英寸台式机硬盘;风头正劲,广泛用于各种台式计算机。⒉5英寸笔记本硬盘;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桌面一体机,移动硬盘及便携式硬盘播放器。⒈8英寸微型硬盘;广泛用于超薄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及苹果播放器。⒈3英寸微型硬盘;产品单一,三星独有技术,仅用于三星的移动硬盘。⒈0英寸微型硬盘;最早由ibm公司开发,microdrive微硬盘(简称md)。因符合cfⅱ标准,所以广泛用于单反数码相机。0.85英寸微型硬盘;产品单一,日立独有技术,已知用于日立的一款硬盘手机,前rio公司的几款mp3播放器也采用了这种硬盘。三、按厂商制造厂商 希捷(seagate)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三星(samsung)四、按接口 1、ata 2、ide 3、sata 4、sata ⅱ 5、sata ⅲ 6、scsi 7、光纤通道 8、sas接口现在常用的就两种:机械硬盘、ssd固态硬盘。机械硬盘一般的参数有:转速、单碟容量、缓存、寻道时间、接口标准。没啥参数就两家 希捷和西数爱买不买参数就是接口了……转速都一样 对了还有硬盘容量机械盘(hdd)品牌有 西部数据(wd)希捷(st)东芝、三星 分sata2、sata3接口,主要看容量、缓存和转速,大小分2.5寸和3.5寸 固态硬盘(ssd)品牌就比较多了 金士顿、镁光、三星、sandisk朗科、东芝等等,主要看储存颗粒 尺寸一般分2.5寸和1.8寸,若要在台式机装固态硬盘需要装2.5硬盘架
5,简述硬盘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
请简述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那要看你问的什么硬盘了
就像你问人的身高和体重一样,首先你要提出是谁的硬盘的主要性能参数
1.硬盘容量:
硬盘内部往往有多个叠起来的磁盘片,所以说硬盘容量=单碟容量×碟片数,单位为gb,硬盘容量当然是越大越好了,可以装下更多的数据。要特别说明的是,单碟容量对硬盘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单碟容量越大,硬盘的密度越高,磁头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读取到更多的信息,这就意味着读取速度得以提高。
2.转速:
硬盘转速(rotationspeed)对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直接的影响,从理论上说,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从而提高在硬盘上的读写速度;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转速提高的同时,硬盘的发热量也会增加,它的稳定性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说我们应该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高转速的硬盘。
3.缓存:
一般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为十几毫秒,但ram(内存)的速度要比硬盘快几百倍。所以ram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等待硬盘读出数据,从而也使cpu效率下降。于是,人们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又叫高速缓存)技术来解决这个矛盾。简单地说,硬盘上的缓存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缓存对提高硬盘速度很有好处,不过提高缓存容量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time):
意思是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访问时间越短硬盘速度越快。
5.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transferrate):
也称吞吐率,它表示在磁头定位后,硬盘读或写数据的速度。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两个指标:
6.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transferrate):
也称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rate)或接口传输率,即微机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冲区容量大小有关。
7.持续传输率(sustainedtransferrate):
也称为内部传输率(internaltransferrate),它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硬盘的转速。
8.控制电路板:
上面主要集成了用于调节硬盘盘片转速的主轴调速电路、控制磁头的磁头驱动与伺服电路和读写电路以及控制与接口电路等。除了这些保证硬盘基本功能的基础电路以外,新式的硬盘上大多都还有自己的专用电路,主要是提供s.m.a.r.t(self- 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自我监测、分析和报告系统)的支持和各厂商自己开发的提高硬盘可靠性的技术的硬件上的支持。 此外,电路板上还有一块类似于bios芯片作用的rom。其中固化的程序可以在硬盘加电以后自动执行启动主轴电机、初始化寻道、定位和自检等一系列初始化动作。另外,硬盘上也自带了一定数量的缓存,其作用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硬盘的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硬盘的核心部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