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立方每天医院污水处理设备
设计原则
1、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设备要求噪声低,处理站附近区域无明显异味,处理设施要有密封措施,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系统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3、处理系统能自动运行,经常性运行费用低,投资省;
4、污泥产生量少,并能保证污泥有可靠的出路;
5、处理设施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满足水质、水量的变化,并考虑突发事故状态的各种应急措施。
工艺设计
1、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 → 格栅 → 调节池 → 生物接触氧化池→ 斜管沉淀池 →过滤池→消毒池 → 排放污泥池 → 定期清理外运
2、工艺流程说明
一、净化:污水经格栅去除较大颗粒和纤维状杂质后流入调节池,调节池内设置预曝气充氧搅拌,使污水充分地均质均量,并防止淤泥沉积。然后自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手段,通过曝气机提供氧源,培养好氧菌,附着于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在该装置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分解,使水质得到净化。生物接触氧化池采用聚乙烯半软性填料为微生物载体,该填料质量轻、比表面积大、不易使生物膜结成球团。布气采用微孔曝气头,该装置具有气泡细、布气均匀、氧利用率高的特点。曝气机采用日本独资生产的百事德回转式风机,具有体积小、噪声低、供气量大、可靠耐用等优点。
经生物净化后的污水自流入斜管沉淀池及过滤池。斜管沉淀池兼有物理阻隔和生物吸附的功效,通过斜管表面负荷、有效水深和滑泥斗倾角等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提高了固液分离的效果。过滤池采用陶粒、焦碳等多种质地、粒径和高孔隙率的混合滤料,并设多级过滤,*吸附和阻隔溶解性的悬浮杂质。斜管沉淀池和过滤池底部还设有吸泥管道,沉积污泥经自吸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生物氧化池进行好氧消化,往复循环即确保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活性污泥浓度又减少水池中淤泥沉积。
消毒: 污水消毒杀菌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生产制备消毒剂,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后的污水,有机物和悬浮杂质己基本去除,再通过投加消毒剂去除致病菌即可达标排放
作用原理
生化作用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转化及固定作用土壤为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等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它们不断的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维持土壤环境内以及土壤与其它环境介质之间的物质循环。土壤中的有机质及土壤水可以作为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和水分来源。而在一定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土壤可以保持好氧环境,为好氧微生物生存提供了氧气来源。在土地处理系统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入环境后,无疑可增大土壤的有机碳来源,导致土壤微生物加速繁殖,使有机质降解同化作用大大加快,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几天之内可被去除。在土壤环境中,微生物不仅通过其异养化过程降解污染物,还可分泌胞外酶等进入周边环境,这些胞外酶可以作为催化剂诱导生化反应的发生。
当然,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不良的毒理反应,导致微生物死亡。因此,在土地处理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控制污染物负荷率,保证任何一种单一污染物浓度不超过对微生物引起毒害作用的阀值。在某些情况下,
污染物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下降,一些对污染物毒性敏感的种类将会被淘汰。但那些适合这些污染物的种类将加速生长和繁殖,形成系统中的优势种类。其它一些种类则可经一个时期的适应过程或通过污染物诱导基因组成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这是一个微生物生态系统在人为胁迫作用下的“ 自然选择” 过程。经过这个适应过程后微生物降解将达到很高的速率,并对突然的大量污染物质负荷的冲击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三相分离器
三相分离器是uasb反应器中重要的设备,尽管原理相当简单,但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反应器的运行工艺及处理效果。为此,国内外对其性能及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多,使得三相分离器处于不断地改进之中,但尚未有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是加为:(1)三相分离器处的流动状态比较复杂,影响三相分离效果的因素众多,某些重要项目测定比较困难;(2)有些类型的三相分离器在国内外产品;(3)现行工程中扫用的三相分离器的形式较多。三相分离器安装于反应器的顶部,将反应器分下部的反应区和上部的沉淀区,其作用则是完成气、液、固体三相的分离。将附着于颗粒污泥上的气体分离,并收集反应区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室排出反应器;使分离区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回落于反应区,有效地防止具有生物活性的厌氧污泥的流失,保证反应器中足够的生物量,降低出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在植物生长季节,土壤中植物根系活动非常活跃。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及废水中的水分和n、p 等营养元素,作为构造植物体所需物质,一些非植物生长必需物质如金属离子和部分有机物也可以随植物体蒸腾拉力被植物吸收并积累。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去除废水中大量的营养型污染物和部分有机物。另一方面,根际土壤由于土质疏松及植物根系的传导作用,具有充分的氧气,同时根系所分泌的酶、氨基酸等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因此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了有利条件。根系分泌物中的酶还可以为废水中污染物的转化与固定提供催化机制,加速其降解及固定速率。
设备安装、调试、维护
安装:
1、用户提供安装方式:地埋或地上,同时按本公司设备平面布置图及设备基础图提供设备基础(混凝土基础),要求基础平均承压为5000kg/m2以上。
2、基础必须水平,相对标高准确,土方施工时,宽度必须距离基础边线500 m m以上,便于设备管道安装。
3、使用吊车将设备就位时,必须弄清各单体的方向和位置,以便正确方便联结管道。
4、联接完管道后先用清水试压,确认管道连接不漏水,同时调整沉淀池出水堰板的水平度及出水高度。检查各电机设备的正反转。
5、检查整体设备。确认安装正确后回填土方,准备调试。
调试:
1、调试污水泵将额定流量的污水提升至设备,开动曝气系统(调试初期可适当增加曝气量)每天通过检查口检查接触氧化池内生物生长情况,有条件的用户可用显微镜观察池内生物种类及大致数量,待填料上附着褐色或黄色生物膜时即可认为生物培养已成功,可以进入正常运行。
2、若原水为工厂有机污水时,可以先用生活污水或人工投入部分生物营养物来培养生物膜再逐渐加入工业有机污水对生物进行驯化接种。
3、平均气温在20℃时,生活污水生物膜培养时间一般需1-2周,工业有机污水生物膜培养及驯化时间一般需3-4周。
维护:
1、格栅井应定期进行清污,一般每天清理一次,防止格栅污堵。
2、运行过程中每小时进行一次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正常运行时,应保持污水流量在20m3/h左右,此时初沉池溢流醋槽液位应在锯齿的中间位置。
4、非异常情况下,不要采用“手动”运行方式,应尽量采用“自动”运行方式。
5、停运后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要定期投运风机,防止生物膜死亡。
6、为了使设备更好地使用并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必须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泵、风机等需定期加注或更换机油,一般情况下,风机运行10000-12000小时需保养一次,潜水泵运行8000-10000小时保养一次。
7、本设备大修周期一般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