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度百科web service是一个平台独立的,低耦合的,自包含的、基于可编程的web的应用程序,可使用开放的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标准来描述、发布、发现、协调和配置这些应用程序,用于开发分布式的交互操作的应用程序。
web service技术, 能使得运行在不同机器上的不同应用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软件或硬件, 就可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依据web service规范实施的应用之间, 无论它们所使用的语言、 平台或内部协议是什么, 都可以相互交换数据。web service是一种可用于网络的自包含、自描述模块,可以执行具体的业务功能。web service也很容易部署, 因为它们基于一些常规的产业标准以及已有的一些技术,诸如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子集xml、http。web service减少了应用接口的花费。web服务提供了一种通用机制,用于集成整个企业甚至多个组织之间的业务流程。
二、webservice的技术支持要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创建,web service平台必须采用一套协议。任何平台都有它的数据表示方法和类型系统。要实现互操作性,web service平台必须提供一套标准的类型系统,用于沟通不同平台、编程语言和组件模型中的不同类型系统。这些协议有:
1、xml和xsdxml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是web service平台中表示数据的基本格式。除了易于建立和易于分析外,xml主要的优点在于它既与平台无关,又与厂商无关。xml遵循 w3c 规范的语法要求,形式与内容分离,具有良好的自描述性,同时易于扩展,拥有丰富的第三方开发库,非常适合在不同架构的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使用。随着xml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众多应用场景下,xml凭借其优点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数据交换标准。 xml是由万维网协会(w3c)创建,w3c制定的xml schemaxsd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数据类型,并给出了一种语言来扩展这套数据类型。
web service平台是用xsd来作为数据类型系统的。当你用某种语言如vb. net或c# 来构造一个web service时,为了符合web service标准,所有你使用的数据类型都必须被转换为xsd类型。如想让它使用在不同平台和不同软件的不同组织间传递,还需要用某种东西将它包装起来。这种东西就是一种协议,如 soap。
2、soapsoap即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它是用于交换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编码信息的轻量级协议,能够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交换结构化数据,是web service的一种主流实现形式 。它有三个主要方面:xml-envelope为描述信息内容和如何处理内容定义了框架,将程序对象编码成为xml对象的规则,执行远程过程调用(rpc)的约定。soap可以运行在任何其他传输协议上。
soap基于http协议定义了一个框架,描述消息中的内容是什么、是谁发送的、谁应当接受并处理它以及如何处理它们。它通过定义soap信封(envelop)实现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将xml数据封装于信封之中进行信息交互,使得异构的系统间能够进行互操作。
web service 希望实现不同的系统之间能够用“软件-软件对话”的方式相互调用,打破了软件应用、网站和各种设备之间的格格不入的状态,实现“基于web无缝集成”的目标。
3、wsdlweb service描述语言wsdl 就是用机器能阅读的方式提供的一个正式描述文档而基于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子集)的语言,用于描述web service及其函数、参数和返回值。因为是基于xml的,所以wsdl既是机器可阅读的,又是人可阅读的。
4、uddiuddi 的目的是为电子商务建立标准;uddi是一套基于web的、分布式的、为web service提供的、信息注册中心的实现标准规范,同时也包含一组使企业能将自身提供的web service注册,以使别的企业能够发现的访问协议的实现标准。
5、调用rpc与消息传递web service本身其实是在实现应用程序间的通信。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式来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远程过程调用(rpc)和消息传递。使用rpc的时候,客户端的概念是调用服务器上的远程过程,通常方式为实例化一个远程对象并调用其方法和属性。rpc系统试图达到一种位置上的透明性:服务器暴露出远程对象的接口,而客户端就好像在本地使用的这些对象的接口一样,这样就隐藏了底层的信息,客户端也就根本不需要知道对象是在哪台机器上。
三、webservice的应用场景和弊端1、webservice的应用场景长项1:跨防火墙的通信
如果应用程序有成千上万的用户,而且分布在世界各地,那么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常会有防火墙或者代理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使用dcom就不是那么简单,通常也不便于把客户端程序发布到数量如此庞大的每一个用户手中。传统的做法是,选择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写下一大堆asp页面,把应用程序的中间层暴露给最终用户。这样做的结果是开发难度大,程序很难维护。
如果中间层组件换成webservice的话,就可以从用户界面直接调用中间层组件,从而省掉建立asp页面的那一步。要调用webservice,可以直接使用microsoftsoaptoolkit或.net这样的soap客户端,也可以使用自己开发的soap客户端,然后把它和应用程序连接起来。不仅缩短了开发周期,还减少了代码复杂度,并能够增强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应用程序无需每次调用中间层组件时都导航到对应的“结果页”。
企业级的应用程序开发者都知道,企业里经常都要把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的各种程序集成起来,而这种集成将花费很大的开发力量。应用程序经常需要从运行在ibm主机上的程序中获取数据;或者把数据发送到主机或unix应用程序中去。各种软件通常需要在同一平台上集成,即使它们来自不同的软件厂商。其他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标准方法来访问通过webservice公开的功能和数据。
长项2:应用程序集成
企业级的应用程序开发者都知道,企业里经常都要把用不同语言写成的、在不同平台上运行的各种程序集成起来,而这种集成将花费很大的开发力量。应用程序经常需要从运行在ibm主机上的程序中获取数据;或者把数据发送到主机或unix应用程序中去。各种软件通常需要在同一平台上集成,即使它们来自不同的软件厂商。其他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标准方法来访问通过webservice公开的功能和数据。
例如,有一个订单登录程序,用于登录从客户来的新订单,包括客户信息、发货地址、数量、价格和付款方式等内容;还有一个订单执行程序,用于实际货物发送的管理。这两个程序来自不同软件厂商。当有新订单到达时,订单登录程序将会通知订单执行程序发送货物。通过在订单执行程序上面增加一层webservice,订单执行程序可以把“addorder”函数“暴露”出来。这样,每当有新订单到来时,订单登录程序就可以调用这个函数来发送货物了。
长项3:b2b的集成
用webservice集成应用程序,可以使公司内部的商务处理更加自动化。但当交易跨越供应商和客户、突破公司的界限时会怎么样呢?跨公司的商务交易集成通常叫做b2b集成。
webservice是b2b集成成功的关键。通过webservice,公司可以把关键的商务应用“暴露”给指定的供应商和客户。例如,把电子下单系统和电子发票系统“暴露”出来,客户就可以以电子的方式发送订单,供应商则可以以电子的方式发送原料采购发票。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edi(电子文档交换)早就是这样了。但是,webservice的实现要比edi简单得多,而且webservice运行在internet上,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轻易实现,其运行成本就相对较低。不过,webservice并不像edi那样,是文档交换或b2b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要实现集成,除了webservice,还需要许多其他组成部分。
用webservice来实现b2b集成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轻易实现互操作性。只要把商务逻辑“暴露”出来,成为webservice,就可以让任何指定的合作伙伴调用这些商务逻辑,而不管他们的系统在什么平台上运行,使用什么开发语言。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花在b2b集成上的时间和成本,让许多原本无法承受edi的中小企业也能实现b2b集成。
软件和数据重用
software reuse is a significant topic with many forms and varying degrees of implementation.。最基本的形式是源代码模块或者类一级的重用,另一种形式是二进制形式的组件重用。
当前,像表格控件或用户界面控件这样的可重用软件组件,在市场上都占有很大的份额。重用这类软件的限制非常大,因为它仅限于代码,而数据是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在于,发布组件甚至源代码都比较容易,但要发布数据就没那么容易,除非是不会经常变化的静态数据。
重用代码的同时,webservice也能够重用数据背后的代码。使用webservice,再也不必像以前那样,要先从第三方购买、安装软件组件,再从应用程序中调用这些组件;只需要直接调用远端的webservice就可以了。举个例子,要在应用程序中确认用户输入的地址,只需把这个地址直接发送给相应的webservice,这个webservice就会帮你查阅街道地址、城市、省区和邮政编码等信息,确认这个地址是否在相应的邮政编码区域。webservice的提供商可以采用按时间或按使用次数的方式对该服务进行收费。这样的服务要通过组件重用来实现是不可能的,那样的话你必须下载并安装好包含街道地址、城市、省区和邮政编码等信息的数据库,而且这个数据库还是不能实时更新的。
另一种软件重用的情况是,把好几个应用程序的功能集成起来。例如,要建立一个局域网上的门户站点应用,让用户既可以查询联邦快递包裹,查看股市行情,又可以管理自己的日程安排,还可以在线购买电影票。现在web上有很多应用程序供应商,都在其应用中实现了这些功能。一旦他们把这些功能都通过webservice“暴露”出来,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把所有这些功能都集成到你的门户站点中,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友好的界面。
将来,许多应用程序都会利用webservice,把当前基于组件的应用程序结构扩展为组件/webservice的混合结构,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第三方的webservice提供的功能,也可以把自己的应用程序功能通过webservice提供给别人。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重用代码和代码背后的数据。
2、webservice的弊端短处1:单机应用程序
目前,企业和个人还使用着很多桌面应用程序。其中一些只需要与本机上的其它程序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本地api,避免使用webservice。com非常适合于在这种情况下工作,因为它既小又快。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的服务器软件也是这样。最好直接用com或其它本地的api来进行应用程序间的调用。虽然webservice也适用于这些情境,但是这会消耗很多资源,并且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收益。
短处2:局域网的同构应用程序
在许多应用中,所有的程序都是用vb或vc开发的,都在windows平台下使用com,都运行在同一个局域网上。例如,有两个服务器应用程序需要相互通信,或者有一个win32或winform的客户程序要连接局域网上另一个服务器的程序。在这些程序里,使用dcom会比soap/http有效得多。与此相类似,如果一个.net程序要连接到局域网上的另一个.net程序,应该使用.netremoting。有趣的是,在.netremoting中,也可以指定使用soap/http来进行webservice调用。不过最好还是直接通过tcp进行rpc调用,那样会有效得多。
总之,只要从应用程序结构的角度看,有别的方法比webservice更有效、更可行,那就不要用webservice。
四、webservice代码实例实现不同项目间接口调动,并通过webservice传递对象数据~
服务端项目代码1、pom
<!--webservice--><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services</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xf</groupid> <artifactid>cxf-rt-frontend-jaxws</artifactid> <version>3.1.12</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xf</groupid> <artifactid>cxf-rt-transports-http</artifactid> <version>3.1.12</version> </dependency>
2、config配置类
package com.guor.config;import com.guor.service;import com.guor.service.implimpl;import org.apache.cxf.bus;import org.apache.cxf.bus.spring.springbus;import org.apache.cxf.jaxws.endpointimpl;import org.apache.cxf.transport.servlet.cxfservlet;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web.servlet.servletregistrationbean;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import javax.xml.ws.endpoint;@configurationpublic class cxfconfig { @bean public servletregistrationbean createservletregistrationbean() { return new servletregistrationbean(new cxfservlet(), "/webservice/*"); } @bean(name = bus.default_bus_id) public springbus springbus() { return new springbus(); } @bean public webservice myservice() { return new webserviceimpl(); } @bean public endpoint endpoint() { endpointimpl endpoint = new endpointimpl(springbus(), myservice()); endpoint.publish("/api"); return endpoint; }}
3、接口
package com.guor.service;import com.guor.entity.dto.user;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name = "webservice", // 暴露服务名称 targetnamespace = "http://service.guor.com"// 命名空间,一般是接口的包名倒序)public interface webservice { user sendinfo(user user);}
package com.guor.service.impl;import com.guor.entity.dto.user;import com.guor.service;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servicename = "webservice", // 与接口中指定的服务name一致 targetnamespace = "http://service.guor.com", // 与接口中的命名空间一致,一般是接口的包名倒 endpointinterface = "com.guor.service"// 接口地址)@servicepublic class webserviceimpl implements web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user sendinfo(user user) { return user; }}
客户端项目代码:1、创建一个一模一样的接口
package com.guor.service;import com.guor.entity.dto.user;import javax.jws;@webservice(name = "webservice", // 暴露服务名称 targetnamespace = "http://service.guor.com"// 命名空间,一般是接口的包名倒序)public interface webservice { user sendinfo(user user);}
2、webservice工具类
/** * webservice接口地址 */ private static string address = "http://10.4.66.7:9992/myproject/webservice/api?wsdl"; /** * 通过webservice发送ec企业信息 * @param user * @return */ public static user sendinfo(user user) { try { // 代理工厂 jaxwsproxyfactorybean jaxwsproxyfactorybean = new jaxwsproxyfactorybean(); // 设置代理地址 jaxwsproxyfactorybean.setaddress(address); //添加用户名密码拦截器 //jaxwsproxyfactorybean.getoutinterceptors().add(new logininterceptor("root","admin"));; // 设置接口类型 jaxwsproxyfactorybean.setserviceclass(class); // 创建一个代理接口实现 webservice service = (webservice) jaxwsproxyfactorybean.create(); return service.sendinfo(user); } catch (exception e) { return null; } }
以上就是webservice怎么实现springboot项目间接口调用与对象传递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