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一体化医院废水处理成套装置
鲁盛环保地埋式一体化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两级,其中经过一般沉淀消毒后,一级处理后可以直接外排,经初次沉淀后经化粪池进入格栅可以去除杂物,然后排入调节池、沉淀池与接触池中,后经严格消毒后排放。
二级处理主要经生物手段的方式进行处理排放,有时也会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联合的方式,其流程类似于一级处理,经格栅可以将污水中的杂物有效去除,生物二级处理可以经调节池,向二级池排入后会路过接触池等其他设备,后排入下水道。
地埋式一体化医院废水处理成套装置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1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
当下,《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为设计医院污水处理的参照标准,同时医院污水具有较为复杂的性质,放射性废水在排入医院排水系统之前必须经衰变池处理。
因医院具有较为密集的人口,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对其*性、经济适用性与稳定性进行综合考虑,其中稳定性高、投入少、占用空间少、运行费用少为首要原则,保证污水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各项操作能够得到简化。
1.1 排入市政管道
采用一级或一级强化处理排到终端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市政管道医院污水,以此可以将其中的有害气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致病微生物等有效消除,因医院污水终会混合生活污水,因此一般理化指标所制定的要求不需要过于严苛,如 cod、bod 和 ss 等。
医院污水和居民污水会排入市政管道中,相比较于医院污水,居民污水水质要差很多,以 cod 为例,医院污水污染浓度在 90 ~ 250mg/l 之间,居民污水为 400 ~ 500mg/l。
相比较于居民生活污水,医院污水数量少,但是需要单独进行严格处理,二者终混合在市政管道内,若不能开展污水处理,则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1.2 在严格处理中并不能节约大量的消毒剂
为更好地节省消毒剂,医院污水十分有必要开展高级别的前处理,以降低污水污染浓度、提高消毒效果。经研究发现,原污水通常经过一、二级处理后,消毒剂投入量相差不足 5mg/l。
对于经一级处理的医院污水,在进行二级处理时采用调整加氯量的方法代替,在结果相同情况下,每吨水运行费用增加 0.02 ~ 0.04 元。
此外,二级处理不仅造价高、工艺繁琐、运行费用较高,还会诱发各种扰民问题,如噪音和异味等。一二级处理的工程造价为 1:2 ~ 1:3,运行费用为 1:3。
脱硫废水处理技术
为了保证石膏品质和脱硫系统稳定运行,需要排放一定量的脱硫废水以严格控制氯离子浓度<2×104mg/l。以尚未投入生产的工程进行参考,比较常用的处理技术,即混凝沉淀法、废水回用法、预处理+浓缩结晶+固体废物处理法、烟道处理法、微滤/超滤+反渗透法用于实际工程的优缺点,选出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
1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俗称三联箱工艺)是传统的物理化学法,主要由中和、沉淀、絮凝、澄清4部分构成。
具体工艺过程:(1)中和。通过在中和箱中加入石灰乳或其他碱性化学试剂,使ph值升高到9.0~9.5之间,锌、镍、铬等重金属离子可以生成难溶氢氧化物。同时,石灰乳浆液中的钙离子与废水中的氟离子生成难溶的氟化钙。
(2)沉淀。通过在沉淀箱中加入有机硫化物,可以使铅离子、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硫化物沉淀。
(3)絮凝。通过在絮凝箱中加入絮凝剂,可以使胶体颗粒与悬浮物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助凝剂的加入可以强化絮凝,促进氢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沉淀过程。
(4)澄清。絮凝后的废水进入澄清池中澄清。澄清池上部分是净水,通过ph调节达标后可直接外排;沉积在澄清池底部的是污泥,大部分污泥经过压滤后形成泥饼,被外运集中处理,小部分污泥作为接触污泥继续返回中和箱。
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其中工艺有:
(1)传统的sbr法:sbr工艺即间歇活性污泥法,它由一个或多个曝气反应池组成,污水分批进入池中,经活性污泥净化后,上清液排出池外即完成一个运行周期。每个工作周期顺序完成进水 、反应 、沉淀 、排放4个工艺过程。
sbr工艺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调节均化功能,可缓解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对系统带来的不稳定性。工艺处理简单,处理构筑物少,曝气反应池集曝气、沉淀、污泥回流于一体,可省去初沉池、二沉池及污泥回流系统,且污泥量少,易于脱水,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可达到较好的除磷效果,但也存在自动控制和连续在线分析仪器仪表要求高的缺点。
(2)cass工艺:cass工艺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不仅具有sbr工艺简单可靠、运行方式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且除磷脱氮效果明显。这一功能主要实现于cass池通过隔墙将反应池分为功能不同的区域,在各分格中溶解氧、污泥浓度和有机负荷不同,各池中的生物也不相同。整个过程实现了连续进、出水。同时在传统的sbr池前或池中设置了选择器及厌氧区,提高了除磷脱氮效果
mbbr和a/a/o工艺简介
mbbr工艺原理是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另外,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a/a/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组合工艺的简称,是由三段生物处理装置所构成。它与单级ao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段设置一厌氧反应器,旨在通过厌氧过程使废水中的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得以降解去除,进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为后续的缺氧段提供适合于反硝化过程的碳源,终达到高效去除cod、bod、n、p的目的。
a/a/o系统的工艺流程是: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厌氧反应器,使高cod物质在该段得到部分分解。然后进入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过程,而后是进行氧化降解有机物和进行硝化反应的好氧段。为确保反硝化的效率,好氧段出水一部分通过回流而进入缺氧阶段,并与厌氧段的出水混合,以便充分利用废水中的碳源。另一部分出水进入二沉池,分离活性污泥后作为出水,污泥直接回流到厌氧段。
此次工艺的变化和调整以a/a/0工艺在2017年冬季的运行情况如下,污泥浓度3500mg/l并且保持浮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