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浏览器缓存策略的详细介绍(图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关于浏览器缓存策略的详细介绍(图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提高站点的访问速度,使用缓存来优化。缓存主要分为 强缓存和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
主要分为last-modified、etag。下面我主要通过代码修改来表现各个缓存之间的区别。先讨论协商缓存。last-modified表示文件的修改日期,如果文件做了修改那就应该重新获取文件。last-modified是文件修改后根据服务器的时间生成。
如果我们修改了文件则会重新获取,status就为200
再次刷新就会返回304表示缓存已经是最新不需要再更新。
请求中会询问相关文件修改时间(if-modified-since)
请求
响应
etag:是一个可以与web资源关联的记号(token)
如果文件被替换,就会生成唯一的etag。
替换前的文件
替换后的文件
ps: 如果是使用了多台服务器做负载均衡的话,会出现etag不一致问题。apache 的默认etag的值总是由文件的索引节点(inode)、大小(size)、最后修改时间(mtime)决定,我们只需要去掉inode即可
强缓存强缓存相比协商缓存更为彻底,在强缓存下浏览器不会对服务器发起请求。
强缓存:主要分为expires和cache-control
expires: 表示存在时间,允许客户端在这个时间之前不去检查(发请求),等同max-age的 效果。但是如果同时存在,则被cache-control的max-age覆盖。 格式: expires :时间,后面跟一个时间或者日期,超过这个时间后缓存失效。也就是浏览器发出请求之前,会检查这个时间是否失效,若失效,则浏览器会重新发出请求。
开启apache expires_mod之后,浏览器在第一次将资源请求之后会缓存。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在 http 响应头中,用于指示代理和 ua 使用何种缓存策略。比如:
no-cache 为本次响应不可直接用于后续请求(在没有向服务器进行校验的情况下)no-store 为禁止缓存(不得存储到非易失性介质,如果有的话尽量移除,用于敏感信息)public为大家都可以缓存。private为仅 ua 可缓存cache-control中设置max-age 为最长的缓存时间。在该时间内则使用缓存。
设置为no-cache之后则不会再进行缓存。
题外话在使用apache对浏览器缓存进行测试过程中发现。在不设置 cache-control的情况下,浏览器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取舍相关的缓存,可以从这查看。如果大家在服务器配置过程中发现,自己没有配置任何的缓存信息但是浏览器却缓存了资源就不用惊讶。
【相关推荐:javascript视频教程】
以上就是浏览器缓存策略的详细介绍(图文)的详细内容。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