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方案设计、采样技术、制样技术、样品保存和质量控制。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的持性鉴别、环境污染监测、综合利用及处置等所需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本规范不适用于放射性指标监测的采样制样。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时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007.1-8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取样方法
gb 2007.2-8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制样方法
gb 3723-8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 6679-86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6680-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6678-86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 定义
3.1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3.2 批:进行特性鉴别、环境污染监测、综合利用及处置的一定质量的工业固体废物。
3.3 批量:构成一批工业固体废物的质量。
3.4 份样:用采样器一次操作从一批的一个点或一个部位按规定质量所采取的工业固体废物。
3.5 份样量:构成一个份样的工业固体废物的质量。
3.6 份样数:从一批中所采取的份样个数。
3.7 小样:由一批中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份样或逐个经过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3.8 大样:由一批的全部份样或全部小样或将其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3.9 试样:按规定的制样方法从每个份样、小样或大样所制备的供特性鉴别、环境污染监测、综合利用及处置分析的样品。
3.10 大粒度:筛余量约5%时的筛孔尺寸。
4 采样
4.1 方案设计(采样计划制定)
在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前,应首行采样方案(采样计划)设计。方案内容包括采样目的和要求、背景调査和现场踏勘、采样程序、安全措施、质量控制、采样记录和报告等。
4.1.1 采样目的
采样的基本目的是:从一批工业固体废物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通过试验和分析,获得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数据。在设计采样方案时,应首先明确以下具体目的和要求:
——特性鉴别和分类;
——环境污染监测;
-—综合利用或处置;
——污染环境事故调查分析和应急监测;
——科学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
——法律调査、法律责任、仲裁等。
4.1.2背景调査和现场踏勘
采样目的明确后,要调查以下影响采样方案制定的因素,并进行现场踏勘:
——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置)单位、产生时间、产生形式(间断还是连续)、贮存(处置)方式;
——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形态、数量、特性(含物性和化性);
——工业固体废物试验及分析的允许误差和要求;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监测分析的历史资料;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或堆存或处置或综合利用现场踏勘,了解现场及周围环境。
4.1.3采样程序
采样按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批废物;
——选派采样人员;
——明确采样目的和要求;
——进行背景调查和现场踏勘;
——确定采样法;
——确定份样量;
——确定份样数;
——确定采样点;
——选择采样工具;
——制定安全措施;
——制定质量控制措施;
——采样;
——组成小样(或)大样。
4.1.4 采样记录和报告
采样时应记录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性状、包装、贮存、处置、环境、编号、份样量、份样数、采样点、采样法、采样日期、采样人等。必要时,根据记录填写采样报告。
4.2 采样技术
4.2.1 采样法
4.2.1.1 简单随机采样法
一批废物,当对其了解很少,且采取的份样比较分散也不影响分析结果时,对这一批废物不做任何处理,不进行分类也不进行排队,而是按照其原来的状况从批废物中随机采取份样。
抽签法:先对所有采份样的部位进行编号,同时把号码写在纸片上(纸片上号码代表采份样的韶位),掺和均匀后,从中随机抽取份样数的纸片,抽中号码的部位,就是采份样的部位,此法只宜在采份样的点不多时使用。
随机数字表法:先对所有采份样的部位进行编号,有多少部位就编多少号,大编号是几位数,就使用随机数表的几栏(或几行),并把几栏(或几行)合在一起使用,从随机数字表的任意一栏、任意一行数字开始数,碰到小于或等于大编号的数码就记下来(碰上已抽过的数就不要它),直到抽够份数为止。抽到的号码,就是采份样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