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给水自动调节系统的改进

太原第二热电厂#7、#8炉为东方钢炉厂生产的dg670/13.7-8型汽包炉,配套给水泵为chta50/5型液力偶合调速泵。给水系统原设计为用调整给水大阀控制汽包水位、用控制给水泵勺管来维持给水母管压力的两段式给水控制方式。由于设计不科学,使系统运行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一、现状分析
1.调节阀门特性差
(1)阀门漏量大,因此调门总是在30%~60%之间调整。
(2)阀门特性曲线差,流量变化率不等,变差大。
这样,一方面给系统造成了较大的扰动,如水位波动、给水母管压力波动等使调节机构频繁动作机械磨损严重,电机烧损严重,直接威胁到安全生产。
2.给水泵的不经济运行
为了保证给水大阀能及时将汽包水位调整控制在给定允许范围内,给水母管压力通常维持在17mpa左右,以便形成足够的截门差压;给水泵经常运行在5300r/min以上(给水泵zui大转速为6000r/min);给水泵电流在420a以上;造成给水泵长期近满负荷运行,调速泵作为定速泵运行。这种运行方式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二、系统改造
1.改造方案
经过多方调研、仔细分析我厂系统后,我们本着安全、稳定、节能的原则,制定了如下方案:将原来设计的给水两段式控制方式改为将给水大阀保持在全开位置、处于不截流状态,然后由给水泵勺管来改变给水泵转速,从而改变给水流量来达到调节汽包水位的目的,进而达到稳定系统、降低给水泵单耗的目的。原有的控制方式,即固定给水泵转速、由给水大阀来控制汽包水位,只做为系统故障时的后备调节方式。改造前后的原理框图如图1、图2。
2.根据改造方案及设计的调节系统组态图对系统进行组态
(1)梯形图:实现系统中的逻辑控制。
(2)功能块图:实现系统中的调节控制。
(3)数据库:为系统提供信息来源。
(4)图形:为系统提供图形化的监视和操体界面,实现人机交换。
3.给水泵电气控制回路检查试验及故障处理
三、运行试验调试
系统组态和控制回路检查试验完成后,热工自动调节系统及设备具备投自动的条件。由热工车间制定“试验步骤”,运行部门制定“安全措施”,由生计部、热工车间、运行部门组成试验小组,将给水泵投入自动闭环试验。
(1)切除给水大阀自动、燃烧自动,做以下有关试验:
●试验给水、蒸汽、水位、汽包压力、主汽压力断信号保护;
●调节器作用方向的检查;
●初设调节器参数值。
(2)燃烧投入自动,给水大阀投入自动。
(3)待锅炉负荷稳定、汽包水位稳定在正常值、运行正常时,切除给水大阀自动,投入给水泵勺管自动。观察调节器动作情况,逐步修改调节器参数值,观察其效果,直至调节器动作正常,调节系统稳定。然后,稳定运行十分钟左右。
(4)对给水泵勺管自动调节系统作扰动试验:
●逐渐将给水大阀操作至大开位置,每次将给水大阀开大5%~10%,观察给水泵勺管调节器动作情况,整定参数值,稳定运行10分钟,
●做勺管扰动试验。手动将勺管开度改变10%~20%,立即投入自动,观察调节器动作情况,稳定运行10分钟。
●负荷扰动试验。改变负荷2mw~3mw,调节过程品质指标符合要求。
(5)各种负荷给水泵安全性试验。
经过两周闭环运行试验,调节器动作正常,调节品质符合要求,给水泵各保护参数均正常,并有效地降低了给水泵单耗,明显地改善了汽包水位自动调节品质,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
四、经济效益估算
1.给水自动调节系统改造前后主要参数对比
给水调节系统改造前后的主要参数见表1。
2.经济效益估算
系统改造后,低负荷(120~150mw)时给水泵电流至少减少50a左右,高负荷(150~200mw)时给水泵电流至少减少30a左右,给水泵电机电压6kv。
我厂负荷分布如下:
8:00~12:00时负荷为120~200mw,减少电流按30a计算;
12:00—18:00时负荷为120—150mw,减少电流按50a计算:
18:00~22:00时负荷为150~200mw,减少电流按30a计算:
22:00~8:00时负荷为120~150mw,减少电流按50a计算。
按每度电0,12元计算,可以估算每年节约400万度电,可节约资金48万元。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