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国内5g电话拨通了!伴随着这一重磅消息的出炉,5g市场再升温。但是,关于5g未来的一切预测都是当前条件下不可考证的。我们必须看到,当前5g的发展是不成熟的,技术标准也未能统一,4g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国内5g电话拨通了!5g离我们还有多远?
今天,5g领域发来喜报:国内5g电话拨通了!5g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有调查显示5g移动连接数将从2019年的500万增长至2023年的5.77亿。其实,像这样的调查统计数据在网络上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各大媒体对5g技术大肆宣扬后,资本市场都将目光投向了5g,并对其满怀期待。近两年5g产业更是受到了的大力扶持,不只是政府工作报告,与5g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政策暖风频吹让整个5g市场持续升温。不得不承认,5g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从3g、4g,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技术变革带来的快捷便利与体验。对于消费者而言,5g将带来的不只是速度更快,信号覆盖更加完善,同时资费也能够更加优惠。预想一下,如果现在20分钟才能下载下来的高清电影,在5g加持情况下只需几秒便可实现,是怎样一种体验?更何况在得到更快网速的同时,资费不升反降,对于所有消费者而言,这都是梦寐以求的场景。有研究表明,*的网络卡慢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显然,在5g时代这种隐患不复存在。另外,从应用层面来看,5g的高可靠性、低时延正满足智能制造各领域应用的需求,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这也是大力支持5g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不过,关于5g未来的一切预测都是当前条件下不可考证的。我们无法准确预知未来,比如5g是否真的改变了生活,是否又被新技术淘汰等等。但我们必须看到,当前5g的发展是不成熟的,技术标准也未能统一,4g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从5g网络本身而言,信号覆盖仍是硬伤。其实从移动通讯网络发展至今,这个现象十分显著。曾经1-2个基站便能覆盖的区域,如今建设5个以上基站还可能出现盲区。相比2g时代,当下的基站数量是其好几倍。而相对的,基站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于许多运营商而言无疑是一笔巨额支出,但回报期却仍是未知数。同时,伴随着技术的升级,研发创新与后期运维方面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粗略估计,仅是这几项投入的总额就已经是不少运营商无法承受之重。*,追求效益是企业生存之道。高昂的成本意味着高资费,所以5g资费或许并不能像消费者所期望的一样低。之所以说5g发展不会像一些盲目乐观者预计得那样快,还有一个原因。虽然,我国目前有多个城市在进行5g试验,但是5g还不是真正的主角,“4g仍在投入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移动全国4g基站187万个,覆盖全国99%的人口。中国联通、中国电信4g基站总数同期分别为85万个、117万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在相关投入费用中,4g依然占据着较大份额,而且在2018年发展中,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重点依然在4g网络优化建设上,以期达到全国范围内的深度覆盖。在此情况下,5g进程同步推进,但5g时代到来的速度并不会像预期那么快。还需要考虑到的是,4g还在投入期,可想而知成本远远未收回。像是一些偏远山区,建设难度大,相对应的投入也大,但产出却无法与投入成正比。这也是运营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从另一方面来看,5g作为4g的延伸,基于4g发展而发展。就当前4g现况而言,5g根基不稳,还没有成熟到大规模发展的地步。与其接受一个不稳定的5g时代,不如耐心等待技术更为成熟的那一刻,让5g以更好的姿态出现眼前,我想大家并不会介意它来得稍微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