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近日研制出以纳米水凝胶为载体的ph控释农药,可显着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绿色化工领域核心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接收发表。农药是农业领域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每年农药用量高达数百万吨,但由于传统农药释放与需求不匹配,导致利用率不足40%。反复大量施用农药,不仅拉高生产成本,而且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农残超标,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农药控释技术,实现供需匹配,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课题组将凹凸棒土、海藻酸盐等天然材料经系列物化改性、结构设计与功能化修饰,制备出一种纳米水凝胶复合材料,并以此为载体研制出控释农药。该农药对于ph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通过ph调控农药释放,使释放与需求同步,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同时,该材料可显着降低农药光解,延长持效期。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为培育环保农药新产业提供了新途径。编辑点评农药是农业必需的生产资料之一,对于防治作物病虫草害、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高达百万吨,但有效利用率不足30%。大量农药通过挥发、径流、渗漏等方式流失进入环境,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危及人畜健康。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用量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和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可自动感知温度的温敏型控释农药问世,开辟了发展、便捷、绿色新型农药的新路径。(原标题:新型纳米控释农药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