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电磁骚扰发射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

电磁兼容配置方案
交流咨询:
欢迎交流电磁兼容emc:请加:
赠送emc仪器手册.进入:
2.电磁骚扰发射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
对于电磁发射测试对策及整改,我们将在下个专题《电子产品*检测中常见电磁兼容问题与对策》中以av和it类产品为例加以详细探讨,在这儿仅进行一些提纲性介绍,不再深入展开探讨。
2.1 电子、电气产品内的主要电磁骚扰源
设备开关电源的开关回路:骚扰源主频几十khz到百余khz,高次谐波可延伸到数十mhz。
设备直流电源的整流回路:工频整流噪声频率上限可延伸到数百khz;高频整流噪声频率上限可延伸到数十mhz。
电动设备直流电机的电刷噪声:噪声频率上限可延伸到数百mhz。
电动设备交流电机的运行噪声:高次谐波可延伸到数十mhz。
变频调速电路的骚扰发射:骚扰源频率从几十khz到几十mhz
设备运行状态切换的开关噪声:噪声频率上限可延伸到数百mhz。
智能控制设备的晶振及数字电路电磁骚扰:骚扰源主频几十khz到几十mhz,高次谐波可延伸到数百mhz。
微波设备的微波泄漏:骚扰源主频数ghz。
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电磁骚扰发射:骚扰源主频几十khz,高次谐波可延伸到数十mhz。
电视电声接收设备的高频调谐回路的本振及其谐波:骚扰源主频数十mhz到数百mhz,高次谐波可延伸到数ghz。
信息技术设备的及各类自动控制设备数字处理电路:骚扰源主频数十mhz到数百mhz,高次谐波可延伸到数ghz。
2.2 骚扰源定位
2.2.1 根据测量曲线定位:
依据:超标骚扰频率范围、超标骚扰频域分布、窄带骚扰还是宽带骚扰等
根据被测设备工作方式和内部结构定位:
有没有使用标准不建议使用的半波整流和对称/非对称电源调整电路?
内部结构中电路板布局是否合理?
内部电缆走线是否合理?
内部滤波器(滤波电路)安装是否合理?
内部电路接地和搭接方式是否合理?
机箱屏蔽是否满足对应产品的需求?
2.2.2 根据被测设备组成和功能定位:
设备内部有否二次电源,其工作方式?
设备内是否有驱动电机,电机类型?
设备内是否有变频调速电路?
设备内是否有数码控制或智能控制电路?是否使用晶振?
设备内是否存在程控的继电器或开关电路?
设备正常工作是否利用电磁波或微波?
设备内是否存在工作中的无线收发电路?
2.2.3 根据功能模块工作情况进行故障定位:
若设备的各个模块可以暂停和恢复工作,可以通过逐个暂停这些模块的工作来判断骚扰来源。
若模块不可以独立暂停和恢复工作,可以通过与设备其它功能模块一起组合进行暂停和恢复工作,从而判断骚扰的大概来源。
若模块不可以独立暂停和恢复工作,可以通过与其它设备的合格功能模块一起组合进行暂停和恢复工作,从而判断骚扰的大概来源。
对怀疑骚扰超标的模块,可以用置换的方式来进行骚扰判定。
2.3 电子、电气产品连续传导发射超标问题及对策
家电类产品连续传导骚扰标称测量频率范围148.5khz-30mhz(实际为150khz-30mhz)。
测量分别在电源端子及负载端子和附加端子上进行。
连续传导骚扰的主要来源:
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及谐波骚扰、电源整流回路的整流噪声、
交流电机的运行噪声、直流电机的电刷噪声、
电磁感应加热设备的电磁骚扰、
智能控制设备的晶振及数字电路电磁骚扰等
当我们通过骚扰定位方式找到超标点的骚扰来源后,
即可采用相对应的骚扰抑制措施。
(针对故障定位及传导骚扰来源展开说明)
对一般的电源端连续传导骚扰可以通过以下的电路加以抑制:
对于负载端子和附加端子的传导骚扰可以通过以下的电路加以抑制
无论是对电源端子、负载端子和附加端子采取抑制措施,若使用独立的滤波器时,需注意其安装方式。
2.4电子、电气产品断续传导发射超标问题及对策
家电类产品断续传导骚扰标称测量频率范围148.5khz-30mhz(实际为150khz-30mhz)。
测量在电源端子上进行,喀呖声测量的频率点为:150khz、500khz、1.4mhz、30mhz
断续传导骚扰的主要来源:
恒温控制器具,程序自动的机器和其他电气控制或操作的器具的开关操作会产生断续骚扰。
此类操作一般通过继电器和程控电子/机械开关等实现。
此类骚扰一般由继电器、开关的触点抖动及非纯阻负载通断所产生的电涌冲击形成。
可采用相对应的骚扰抑制措施主要针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
2.5 电子、电气产品辐射骚扰超标问题及对策
电子、电气产品辐射骚扰场强测量频率范围30mhz-1000mhz。
测量一般在开阔场或半电波暗室中进行。
辐射骚扰的主要骚扰来源:
开关电源的开关频率及谐波骚扰
交流电机的运行噪声、直流电机的电刷噪声
电磁感应设备的电磁骚扰
智能控制设备的晶振及数字电路电磁骚扰等
当我们通过骚扰定位方式找到辐射骚扰超标点的骚扰源后,即可采用相对应的骚扰源抑制措施。
一般来说,首先抑制骚扰源,这可以通过优化电路设计、电路结构和排版,加强滤波和正确的接地来达到。
其次是要切断耦合途径,这可以通过正确的机壳屏蔽和传输线滤波达到。
更多方案及资料下载欢迎登陆:
一、电磁兼容知识大汇总
二、静电放电抗干扰试验系统【iec61000-4-2 gb/t17626.2】
三、射频磁场辐射抗绕度试验【iec61000-4-3 gb/t17626.3】
四、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抗干扰度试验【iec61000-4-4 gb/t17626.4】
五、雷击浪涌抗干扰度试验【iec61000-4-5 gb/t17626.5】
六、射频传导抗扰度试验【iec61000-4-6 gb/t17626.6】
七、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8 gb/t17626.8】
八、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61000-4-9 gb/t17626.9】
九、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的抗干扰度试验【iec61000-4-11】
十、谐波电流、电压波动和闪烁测试系统【iec61000-3-2,iec61000-3-3】
十一、衰减震荡&振铃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2 gb/t17626.12】
十二、汽车电子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度试验系统【iso7637-2,gb/t21437】
十三、电磁兼容屏蔽室建设方案【gb/t12190】
十四、传导抗扰度测试系统方案【iec61000-4-6 gb/t17626.6】
十五、辐射发射测试系统方案【cispr 11,12,13,14-1,15,22,25】
十六、传导骚扰发射测试系统方案【cispr 11,12,13,14-1,15,22,25】
十七、辐射功率测试系统方案【cispr13,14】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