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乃至地方不断在践行各种政策举措,为提升各省市综合实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4月24日,天津市召开“十项行动”见行见效主题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制定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宣布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
文案主要解决人才引领驱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体制机制贯通融合等4个方面的问题,明确10个方面33项工作任务。
在解决人才引领驱动方面的问题上,方案提出要以造就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的,紧密结合天津重点产业、学科、平台的需求,实施“智汇津门”计划,从引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延揽储备青年人才、培育选拔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四个方面入手,聚焦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按照“一产业链一培养计划”的思路,培养选拔一大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天下才天津用”。
在人才自主培养方面,方案重点聚焦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放权赋能、人才评价和收益分配。同时,抓好向用人主体授权,实行科学家、企业家人才项目举荐制度,下放职称评审权,把“人才”决定权交给用人主体。通过实施各种政策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取酬、离岗创业,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科研优势、园区产业优势,开展高校和园区干部人才双向挂职。
方案提出聚焦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重点推进实施“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构建高水平实验室体系”“建优建强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强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等重点任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在解决体制机制贯通融合问题上,方案指出从京津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优化创新生态3个方面用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政策机制的整体性、连贯性、互补性。首要的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京津冀合作机制,在政策衔接、平台搭建、要素流动、资源共享方面见行见效。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