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机行业陷入低迷期,进入2018年,市场是否有望回暖?且看十二条给2018年小麦机市场竞争的建言。1.关键在于建立正确的认识,2018年是小麦机市场清仓大甩货之年,当务之急是将2017年市场库存清理干净,预计行业真正新产机子约在5000台为合理。出清是*,备货会有坑。奉劝一句,不能为了规模求规模,规模的目的是有效营利。2.面对严峻形势,降价是自杀式攻击,延长三包期才能治标治本,尤其主机厂与发动机供应商共同承担国三风险。3.经销商应迅速建立大修厂业务,独立核算、做大做强,新购机赠送易损件,维护区域老用户,真正准备好吃后市场的饭,同时以服务攻心、加强用户粘性才是上策。4.注意关注补贴发放进展,对于用户,补贴款到位缓慢,如何提供过桥资金,需要厂商联合发力,共同面对风险和收益。5.对于经销商来说,冥思销售之术是本,组织团队或联合老机手,直接进行麦收服务,参与到农业生产服务中去,不失为侧翼进攻的辅助性良策。6.履带式水稻收获机将进一步蚕食轮式小麦机市场份额是不争事实,鉴于其性价比高与身手灵活,见招拆招很难,准备挨刀。7.市场格局,雷沃中联*不会变,但需要注意——实物质量首先在于保持,主机厂尤其注意不要按下葫芦浮起瓢,由于降成本等因素以及其他疏于管理问题导致主机出问题,这是大概率的灰犀牛事件,小心乌龙球。8.对于行业来说,小麦机新进入工厂注意安全(成本、可靠性),成熟市场、成熟技术、成熟用户加上强悍寡头竞争、内功拼杀,可能出现老大与老二打架、老三中枪倒下的无厘头局面。9.纵轴流机型不是解决市场颓势的灵丹妙药,尤其是行业整体机收服务难做,加之可靠性、性价比的问题,用户认可度不会很高。纵轴流可以是预备军,可以小试牛刀,但不是主力部队,搞不好还有可能因质量问题被反咬一口。10.注意市场配套烘干机的情况,特别是当地服务者,经销商需要帮助机收队伍建立与烘干流程的对接,疏通后续流程可以拉动前端生产效率。11.注意秸秆问题,机收作业队需要配备或者联合打捆作业,或者联合整地、免耕播种,农事服务一条龙,种子农药化肥齐上阵,收播衔接要无缝。12.跨区作业日渐衰退,小麦机、玉米机联合生产的厂家,以及经销商要主动、迅速为区域内老用户准备好玉米割台收玉米籽粒的改制套餐与技术指导方案,帮助用户兼收小麦玉米两种作物*以换回较高速度的率。(原标题:2018年小麦机市场竞争建言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