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钙过量对茶树的影响

茶园生态化建设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各个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为指导思想,集成成熟技术,为复兴茶产业而努力。
对钙的存在不适应的植物称为嫌钙植物,土壤中过多的钙质会妨碍其生长发育。茶树是一种嫌钙植物,对钙的需求比一般作物低得多,过多的钙会造成“钙害”。
王跃华等研究表明,钙过量可引起光合系统膜结构的破坏,导致电子传递链受阻,茶树叶片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从而影响茶树新梢的生长,成为制约高钙土壤茶区无性系茶树种植规模扩大的关键因素。
01.钙过量对茶多酚含量及儿茶素组成的动态影响
前2周钙过量处理与对照茶叶茶多酚含量差异显著,之后差异不显著。钙过量处理前2周,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茶多酚含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2处理茶多酚含量,分别达到27.51%和27.15%;钙过量处理3~5周,这种趋势发生改变,处理间茶多酚含量差异均不显著。儿茶素总量的变化趋势与茶多酚一致,经过前2周钙过量处理,钙过量条件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变化比较大,其他儿茶素变化较小,因此,钙过量处理条件下儿茶素总量的变化主要是egcg和ecg引起的。
02.钙过量对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含量的动态影响
钙过量处理前2周各处理间茶叶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3周后二者含量均开始表现出差异。处理前2周,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一直比较稳定,变化幅度很小;从第三周至第五周,与对照相比,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处理第三周,150mg/l钙离子浓度处理条件下开始显著下降;而处理第四周和第五周,90mg/l钙离子浓度处理条件下即开始显著下降。
03.钙过量对咖啡碱含量的动态影响
与对照相比,茶叶中咖啡碱含量在钙过量处理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从第一周至第五周,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咖啡碱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前3周咖啡碱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而处理第四周后,咖啡碱含量出现大幅度下降,与对照相比,t1处理条件下即开始出现显著下降,t4处理条件下咖啡碱含量下降0.43个百分点。
04.钙过量对根系形态的动态影响
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与根系关系密切,本试验在测定茶苗新梢品质成分的同时,利用根系分析仪对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平均直径、根尖数进行了分析。钙过量处理对根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根尖数的显著减少,而总根长、总表面积及平均直径的变化不显著。根尖数的减少幅度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t1处理条件下,经过5周培养,相对于第一周,根尖数减少了67.4,t4处理条件下根尖数减少量为99.80。随着钙过量处理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茶树根系的吸收根不断衰亡,直至根系失去吸收功能,同时茶树新梢也逐步干枯。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