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会征收公司、个人的财产,征收之后应当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那么若是双方产生纠纷的,征地补偿纠纷属于行政诉讼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看下去吧。
一、征地补偿纠纷属于行政诉讼吗
依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只有国家能征收集体土地,而征地由相应行政机关实施的,所以因征地补偿纠纷提起诉讼的,是属于行政诉讼。
二、对征收补偿标准不服怎么办
1、可以申请协调、裁决
在公告(征地公告和征地补偿公告)期间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可以在当时提出,以便及时调整。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第15条:“因未按照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补偿、安置引发争议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裁决。”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2011[35]号):“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依据上述法律条款,可以直接对补偿标准本身提出裁决。
2、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在补偿安置方案实施过程中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三、行政案件立案时限
应在7天内立案。根据《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立案的期限包括两种时限:
1、一般情况下,7个工作日。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和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2、特殊情况下,15个工作日。即在线索材料所涉及的情况复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难以在7日内确定是否立案的情况下,可以延长至15个工作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征地补偿纠纷属于行政诉讼吗的详细解答,从以上内容可知征地补偿纠纷属于行政诉讼,因为产生纠纷的双方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一方是行政机关,一方是自然人。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