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AO+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ao+mbr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组成部分
设备的设计主要是对生活污水和与之相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角氧化法,水质设计参数也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设计计算,按进水平均为bod5 200mg/l计,出水bod5按20mg/l计,共有六部分组成:(1)初沉池(2)接触氧化池(3)二沉池(4)消毒池、消毒装置(5)污泥池(6)风机房、风机组成。现分别论述如下:
(1)初沉池:hwsz初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2-0.3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空气提至污泥池。(注:hwsz0.5-5m3/h不设初沉池)
(2)接触氧化池: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池分为三级,总停流时间为2.3-3.0小时 ,填料为新颖梯形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注:hwsz0.5-5m3/h接触池为二级)
(3)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为二只竖流式沉淀池并联运行,上升流速为0.1-0.15毫米/秒,排泥采用空气提至污泥池。(注:hwsz0.5-5m3/h污泥自流到污泥池中)
(4)消毒池及消毒装置:消毒池按规范:“tj14-74”标准为30分钟,若是医院污水,消毒池可增加停留时间至1-1.5小时。
消毒采用固体氯片接触溶解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需要其它消毒装置可另行配制。(注:如用于工业污水,消毒池与消毒装置可以不要)
污泥池:初沉池、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气提至hwsz的污泥池内进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再处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注:hwsz0.5-5m3/h污泥采用厌气消化) (6)风机房、风机:风机房设在消毒池的上方,风机房进口采用双层隔音,进风口有消声器、风机过滤器,因此运行时基本无噪声。风机采用二台l型罗茨鼓风机,能自动交替运行,单台风机运行寿命30000小时左右。
工艺说明
生活污水处理比较成熟的工艺一般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而且处理费用,常用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接触氧化法、sbr法等。
1普通活性污泥法
对于处理量比较大的城市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是应用较多的技术之一。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在曝气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是目前应用广泛,比较成熟的工艺,对于有机物的降解效率也比较好。
但是普通活性污泥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是:
①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②所供的氧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在曝气池前端废水水质浓度高、污泥负荷高、需氧量大,而后端则相反,但空气往往沿池长均匀分布,这就造成前端供氧量不足、后端供氧量过剩的情况。
因此,在处理同样水量时与同其它类型的生化法相比,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相对庞大、占地多、能耗费用高,同时污泥量大,而且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污泥膨胀,还需要污泥回流,在运行管理上难度很大。
处理技术
微絮凝过滤技术
微絮凝过滤技术是将混凝和过滤过程在滤罐内同步完成的一种新型接触式絮凝过滤工艺技术,在总加药量不变的情况下,滤前加药为原来混凝沉降罐加药量的1/3左右,可以改善过滤罐的过滤效果,使油和悬浮固体的含量明显降低。
气水反冲洗技术
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随着油田采出水中聚合物的存在,使得过滤器反冲洗出现再生效果差、过滤效果不好和频繁跑料等问题,为此,开发了气水反冲洗技术。该技术利用原有过滤器的大阻力布水系统就可实现布气、布水功能,与纯水反冲洗相比,节省反冲洗自耗水量40%,滤料中污染物的质量分数由2%左右降到0.2%以下。此技术更适用于聚驱、三元驱、低温污水处理等难清洗的颗粒滤料反冲洗。
unitank工艺是当今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新的变型和发展,不仅具有sbr系统的主要特点,还可以像传统活性污泥法那样在恒定水位下连续流运行。unitank工艺可视为“序批法”、“普通曝气池法”及“三沟式氧化沟法”联合而成,克服了“序批法”间歇进水、“三沟式氧化沟法”占地面积大、“普通曝气池法”设备多的缺点,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功能。典型的unitank工艺是三个水池,三池之间水力连通,每池都设有曝气系统,外侧的两池设有出水堰及污泥排放口,它们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污水可以进入三池中的任意一个,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在自动控制下使各池处在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以完成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在国外unitank系统已成为一个高效、经济、灵活和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经过研究和应用,unitank系统已成为一个高效、经济、灵活和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
水处理技术:dat-iat工艺主体构筑物是由两个串联的反应池组成,即需氧池(demand aeration tank)和间歇曝气池(intermittent aeration tank),一般情况下dat池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进入iat池,在iat地完成曝气、沉淀、滗水和排除剩余活性污泥
运行程序:
1.进水 :污水连续进入dat池经连续曝气后,通过dat池与iat池之间导流设施进入iat池。dat不直接排放处理水,因此不像连续进连续出水的活性污泥法容易受负荷变化的影响。
2.反应: 反应工艺分两部分进行。首先发在dat池。该池在连续进水的同时连续曝气。去除有机物的机理和操作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相同。 反应工序的第二部分发生在iat池,经dat池初步生物处理的污水连续进入iat。按工艺设置进行一定时间的曝气以达到好氧的目的。
3.沉淀: 沉淀工序仅发生在iat池。当iat池停止曝气以后,活性污泥絮体开始重力沉淀和泥水分离。iat池的沉淀工序相当于连续流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功能。
4.排水 :排水工序只发生在iat池。池池水位达到高水位,并经过沉淀工艺以后,上清液由设置在iat地末端的缓慢排出地外。当池水位达到处理周期开始时的低水位时,停止滗水。
5.闲置 : 在iat地沉淀后到下个周期开始期间可视污水的性质设置一闲置期,在该时段内可根据需要进行搅拌或曝气。在厌氧条件下搅拌比好氧条件下的曝气要省能量,同时对 保持污泥的活性也是有利的。在以脱磷为目的的装置中,剩余污泥的排放一般是在闲置工序之初和沉淀工序的后进行。
工艺流程
生活污水主要工艺过程:汇集后的污水经过一道格栅,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和带状物,自流进入隔油装置,利用油水比重不同的原理对废水中的油分进行隔离,然后进入调节池,设置调节池的目的是调节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调节池出水由提升泵进入*生化池(缺氧池)和o级生化池(好氧池)进行生化处理。在*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将no2--n、no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氨氮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经过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趋于*的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特设置o级生化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在*和o级生化池中均安装有填料,整个生化处理过程依赖于附着在填料上的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o级池出水一部分回流至调节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另一部分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出水达标排放。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提升至污泥池。污泥定期外运或填埋处理。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