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德国制造出世界上*台直流电钻。1914年,出现了单相串激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工具。1927年,出现了供电频率为150~200hz的中频电动工具。60年代,随着电池制造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镍镉电池作电源的无电源线的电池式电动工具。到70年代中后期,因电池价格降低,充电时间也缩短,这种电动工具在欧美、日本得到广泛使用。60年代,热塑性工程塑料在电动工具上获得应用,并实现了电动工具的双重绝缘,保障了电动工具的使用安全性。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60年代还出现了电子调速电动工具。电动工具安全防护有哪几种呢?
①ⅰ类工具安全防护:
工具中设有接地装置,绝缘结构中全部或多数部位有基本绝缘。如果绝缘损坏,由于可触及金属零件通过接地装置与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见接地)或保护接零导线连接在一起,不致成为带电体,可防止操作者触电。
②ⅱ类工具安全防护:
这类工具的绝缘结构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的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组成。当基本绝缘损坏时,操作者由附加绝缘与带电体隔开,不致触电。ⅱ类工具必须采用不可重接电源插头,不允许接地。
③ⅲ类工具安全防护:
这类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安全电压指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空载电压有效值不超过50v;对三相电源,导体与中线之间的空载电压有效值不超过29v。安全电压通常由安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独立绕组的变流器供给。ⅲ类工具上不允许设置保护接地装置。
④无线电干扰的抑制:
带换向器的单相串激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会对电视机、收音机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所以电动工具在设计时要考虑仰制对无线电的干扰。主要采用屏蔽、励磁绕组对称联接、设置电气滤波器、滤波器接成△形等措施。必要时,还可在电动机电枢两端串接小电感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