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ry2消色差单透镜
binary2面型经常用来矫正色差。在一个简单的单透镜中,长波长光的焦距相比短波长的光更长,如下图(a)。此时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旋转对称的衍射光学元件,例如binary2面型,如下图(b),来减小轴向色差,如下图(c):
figure 13.11 from optical system design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该单透镜的设计过程。如果您并不熟悉如何在opticstudio中建立单透镜,请参考知识库文章“designing a singlet in zemax”。
我们将设计一个衍射级次m=1的binary2面型来矫正轴向色差。完整的系统设计请见示例文件。
首先设置系统长度单位为mm(设置setup > 系统选项system explorer > 单位units)
设置系统孔径类型为入瞳直径,并设置直径为30mm
设置系统波长为f,d,c光
设置视场为轴上视场(x=0, y=0)
在透镜编辑器中设置如下参数(将binary2的厚度设为变量):
在布局图中我们会看到:
我们可以查看轴向像差 (longitudinal aberration) 图表来直观的观察轴向色差,该工具位于分析 (analysis) 选项卡 > 像差 (aberration) 工具栏中,当前初始结构的轴向色差如下图所示:
在评价函数编辑器中以均方根光斑半径 (rms spot size) 为标准,设置默认评价函数进行优化:
将焦点优化至小,此时binary2面的厚度约为51.608mm左右,此时的轴向色差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系统的色差并没有变化,让我们在binary2面上加入一些衍射光焦度对轴向色差进行控制。在透镜数据编辑器里binary2面型的附加数据中设置衍射相位系数的大项数 (maximum term) 为2,并设置ρ^2项和ρ^4项系数为变量,如下图所示:
重新优化系统,我们可以看到系统的轴向色差相比之前变小了很多,其轴向像差图和布局图如下所示:
现在我们得到了消色差的binary2面的附加相位系数和相位分布,为了实现二元面的加工,我们还需要计算每个2π*m衍射区域的径向坐标。每个相邻衍射区域的相位差都是准确的+2π或-2π,如下图所示:
此时我们可以运行opticstudio内置的宏程序“phases.zpl”来计算该相位分布,该宏程序可在编程 (programming)选项卡 > 编辑/执行 (edit/run)中调用,其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终,宏程序计算出一共需要246个环形衍射区,后一个环形区距离表面顶点的径向距离约为14.94mm。
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一个消色差单透镜的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binary2面型,同时opticstudio还可以计算出binary2表面上每个2mπ环形衍射区域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