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中国电科院牵头编制的国家计量技术法规《六氟化硫分解物检测仪校准规范》通过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的审定。
六氟化硫(sf6)作为一种理想的绝缘和灭弧气体广泛应用于气体绝缘电力设备中。运行中的六氟化硫设备,当发生电弧放电、火花放电、过热等故障时,会产生大量hf、so2等sf6气体分解物。不同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会产生不同的分解化合气体,相应的分解化合气体的成份、含量以及产生的速度也有差异同,因此可以通过监测六氟化硫气体中sf6气体分解物含量的变化来判断设备缺陷类型、性质、程度及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在sf6气体绝缘设备的绝缘物沿面缺陷、设备内部导体间连接缺陷、设备内部的异常发热、灭弧室内零部件的异常烧蚀等潜伏性故障诊断,及gis故障定位方面,sf6气体分解物检测方法具有受外界环境干扰小、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运行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有效手段。
随着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现场大量使用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仪进行运行设备中sf6气体分解产物的日常监督检测。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技术的研究时间仍较短,该类型检测仪的校准方法缺乏相应的标准,使得仪器性能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造成检测结果混乱,难以进行比对等现状,亟需尽快制定sf6气体分解产物检测仪校准规范,为仪器的校准提供依据。
2015年3月31日,该规范完成征求意见稿。
此次审定会上,中国电科院就标准编制目的、编制过程、标准内容及试验情况作了介绍,与会专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审查,一致同意该标准通过审定。《六氟化硫分解物检测仪校准规范》主要内容包括六氟化硫分解物检测仪的计量特性要求、校准条件要求、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标准的发布和执行将规范六氟化硫分解物检测仪的校准和检验,提高检测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对提升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的状态检测及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