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荣誉权的权益界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荣誉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拥有的一项基本人身权利。在权利受到不法侵犯时,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荣誉权的权益界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荣誉权的权益界定
(一)荣誉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本身所应有的权利
荣誉权的权利主体在获得荣誉称号之前,应当拥有荣誉权,这时的荣誉权,恰恰是获得荣誉称号的前提条件。获得荣誉称号之后,荣誉权也不能和荣誉称号划等号,这时的荣誉权除了不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之外,还享有不被侵占、否定等权利。
(二)荣誉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
荣誉权首先表现为法律主体以一定身份参与评价活动的权利。因为对大多数权利主体而言,参与评价的机会比最终获得的评价更重要。如果认为荣誉权仅指公民、法人已经获得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权利,那么社会上绝大多数法律主体可能永远没有丝毫荣誉权。事实上一部分权利主体实质上被剥夺参与评价的机会的情形早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荣誉的授予应当是一种以明确的权益对所有可能涉及的法律主体全面开放的活动。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人应当为可能被涉及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允许他们依据各自特定的法律地位与身份,在充分的时间与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展示其符合公开标准的各项要素,以便评价人充分全面、公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而为自己获得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即荣誉称号,之后才谈得上维护荣誉权的各项权利。
(三)我们在确定荣誉权的认定标准时,除了要认定已获得的荣誉称号不被“非法剥夺”为荣誉权之外,还必须认定权利主体依法参与评选,主张获得并接受荣誉称号权,以及荣誉权称号不被侵占、否定,荣誉证书、证物不被毁损的权利为荣誉权,并加以保护,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维护荣誉权
(一)公民首先应明确荣誉权的权利内容:
1、公民有获得得和保持荣誉的权利,荣誉权并非每个公民生而有之,只有当公民具备一定的优胜条件才能获得此殊荣,一旦获得即表明该公民具有了一种美好的名誉和良好的声望,对该荣誉公民有维护和保持的权利;
2、对于侵害荣誉权的行为公民有提起诉讼的权利。
(二)公民应注意掌握侵犯荣誉权的表现和认定责任的依据:侵犯荣誉权主要表现为:
1、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一般而言,对公民已获得的荣誉称号,其他公民和法人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剥夺、取消公民的荣誉称号,只有在法律规定不得剥夺、取消公民的荣誉称号,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场合才允许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
2、非法抵毁公民的荣誉权,对公民已获得的荣誉称号,侵权人无根据的诬陷是用弄虚作假、谎报成绩骗取的荣誉称号,这种诽谤和诋毁行为不仅是对荣誉称号的损害,也是对公民名誉的损伤。
(三)侵犯公民的荣誉权:公民可以请求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和消除因侵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请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置之不理,公民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强制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物质赔偿。
三、如何理解荣誉权的定义
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其特征有二:其一,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其二,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荣誉既得权表现为荣誉权人对其已经取得的荣誉及其利益的独占权,其他任何人都对这一权利客体负有不得侵犯的法定义务。荣誉期待权,即荣誉获得权主体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荣誉获得权指向的对象也是荣誉,因此不影响荣誉权客体的一致性。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荣誉权的权益界定的相关知识,综上,荣誉权的权益界定要满足主体资格要求,荣誉是否为社会组织的积极评价,以及是否被剥夺或撤销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