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时间

在法律的规定中,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最高院规定是,如果当事人之间约定了解除合同的行使时间,应当在期限届满之前行使权利,否则对于当事人来说合同的解除权就已经丧失了,因此必须要格外的关注合同的解除权时间限制,关于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时间的内容,以下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
解除权的行使,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但该权利的行使不能毫无限制。行使解除权会引起合同关系的重大变化,如果享有解除权的当事人长期不行使解除的权利,就会使合同关系处于不确定状态,影响当事人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因此,解除权应当在一定期间行使。按照本条规定,行使解除权的期限分为两种情况:
1.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的行使期限行使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比如,如果当事人约定出现某种事由可以在一个月内行使解除权。那么在合同约定的事由发生一个月后,解除权消灭,当事人不能要求解除合同,而必须继续履行。
2.在对方当事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行使
二、合同解除权什么时候消失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合同解除权消灭的后果是权利人不能再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合同约定了解除权行使期限或者法律规定了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三、合同解除权的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具有如下特点:
1、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故而,合同法所约定的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该一年的期间为法定的期间,而非除斥期间,其后面规定的五年期间为除斥期间
上面的文章内容就是与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时间有关的,合同的解除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依据,不然当事人任意的解除合同是不符合我国法律的,而且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我国法律中赋予当事人约定解除权以及法定解除权,只不过是行使权利有时间限制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询相关的律师。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