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听风者》影评:听的是心跳,不是风

所有人都指望《听风者》玩一出谍战好戏,结果它虚晃一枪,玩起了情感游戏。手枪皮鞭这些重口味道具都没见踪影,痴情迷情倒是被几位主角展现得风生水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听风者》空有彪悍外表,其实是个骨子里的文艺青年。
原著《暗算》其实本就是一部没有多少内容、空玩概念的小说。翻译成电影这种更讲求叙事细节的艺术表现形式,走文艺路线,是在纸面上能将优势最大化的唯一选择。所以,作为一部类型片,《听风者》是远算不上合格的。它没有直接、激烈的敌我交锋,除去周迅(微博)一头一尾的两场行动,更多时候,“战”字是靠大气中无形的电波来隔空完成的。即便麦庄有意识的用幻想画面来强化梁朝伟与老鬼们的听风pk,但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种想象而非实战——看一部谍战剧脑子里总是冒出孙燕姿的“我跟我自己作战”的歌词,这实在是太出戏了。
幸运的是,虽然“听风”的部分太意识流,但“者”的部分还被经营地不错。简单来说,《听风者》是部谍战烂片,但算得上是部文艺佳片。周迅、梁朝伟、王学兵、范晓萱四大主角彼此倾轧又共荣共生的关系,其繁复及微妙,在谍战之外开辟了心战战场。这部分的文艺忧伤调调,完美补充了相对孱弱谍战主线。
梁朝伟的灰瞳及多年不见的小混混嬉笑范儿、周迅的手套及全程不苟言笑的严肃(对,不是忧伤)状态,均是两位这几年几乎靠表演惯性塑造形象的角儿的小突破。王学兵与范晓萱,一个电视剧演员,一个纯歌手,演技有些矮,但紧凑的出场时间安排,还是达到了高效的表演效果。
四位主角的安排错落有致只是《听风者》“文艺复兴”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沛的细节。《听风者》纵然叙事细节全无,但人物塑造及互动的细节比比皆是。初到701的考试中,梁朝伟技惊四座,王学兵敏锐发现他的才能及他对周迅的依恋,对周迅淡淡一句“你负责带他”,关心的外衣背后,利用成分明显;周迅开场“杀死”王学兵后,逃亡时对“尸体”充满深情的一瞥,早透露出爱意,后来她得知王学兵真的将因工作关系与名媛结婚时,那句任性的“一定要这么做吗”便不会显得跳脱,或跟她全片冷静的形象相抵触……
类似的“心战”攻防在《听风者》里还有很多,梁朝伟明知周迅跟踪了自己一整天,还肆无忌惮与范晓萱厮混,这不过是老生常谈的“反嫉妒”爱情把戏;而周迅在范晓萱介入梁朝伟感情生活前,与其在户外的一席对谈,更是早早挑明了这段“爱情”之外的“政治”意义。可以说,四人彼此有感情纠葛,却又因为工作关系与环境或克制、或诱导,这里面有利益关系,也有真情实感,有爱情,也有暧昧。相比冷冰冰的空气谍战,这段有血有肉的情感交兵,战的味道更浓烈、也更文艺。
这个时候,谁还会记得,这位听风者,其实只是个间谍?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