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电动车的规定是功率只能在四百瓦左右、需要有上牌、驾照、必须带有脚踏功能等。交通法规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有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伙食费等各种必要的费用。
一、交通法规电动车的规定
交通法规电动车的规定如下:
1.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2.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kg;
3.电动车电机功率400w;
4.必须带有脚踏功能如果是超标的电动自行车按照电摩处理,上牌及驾照流程跟机动车类似。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条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二、交通法规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赔偿
交通法规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有:
1.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
2.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4.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5.残废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凭医院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三、交通法规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是如果当事人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没有争议的,应该及时撤离现场,防止影响交通。之后,可由双方就赔偿问题自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则应及时报警,由交警按简易程序来出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双方对事故成因有争议的,则应保护现场并及时报警,由交警进行事故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来认定事故责任。在交警认定责任后,双方可以在交警的组织下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