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其它各种人为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破坏。国内的许多厂家在很早以前就对混凝土的快速修补材料和工艺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探索。根据相关快补材料文献得知,通车时快补料的强度必须达到一般混凝土路面设计强度的70%,即抗压强度必须达到20mpa,抗折强度必须达到3.5mpa。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材料必须具有硬化快、耐磨和耐久性好、低收缩微膨胀、具有一定的粘性和和易性好等特点。
下面来详细说一说路面快速修补料的几个特点:
一、实用性能
施工时无需复杂的施工机械和技术要求,无需长时间的封闭交通,施工后24小时可开放交通;无需对病害部位开挖,可节省大量的施工费、材料费和养护时间,有效的延缓道路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而且修补后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颜色接近,有较好的美观度。
二、粘接性能
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接能力和表面能原理,修补面与原混凝土反应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很高粘接强度,施工后24小时的粘接强度可达到1.7mka,可与各种病害部位粘接,粘接能力基本不受厚度影响,可实现1mm超薄修补,在伸缩、碾压、推移等外力下而不脱落、不碎裂。
三、耐久性能
较快的早期性能体现和较高的早期强度,且后期不衰减,对很多病害部位可做到一次性消除;材料本身有很强的防水、耐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其抗老化能力是原水泥混凝土的5倍以上,性能衰减不会早于原混凝土,不会因老化而失去粘接能力和抗压强度。
四、抗压性能
修补料固化后有非常强的抗压和抗折能力,24小时的抗压强度可达22mka,后期强度不断上升,峰值抗压强度达100mpa以上,对病害部位有很好的补强和支撑作用,修补厚度3mm即可达到非特殊荷载道路的抗压要求,在高速和高压的行车状态下不会出现破碎和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