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给大家带来html中head头结构应该如何使用,使用html中head头结构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就是实战案例,一起来看一下。
下面介绍下常用的head头部结构,以及对各个标签、元素的意义以及使用场景一一介绍(本篇以一丝大神的文章为基础,进行扩展总结)。
padding.me的head头结构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user-scalable=yes">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paddingme,front-end,前端,前端工程师,web开发工程师,html,css,javascript,html5,css3,git,github">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paddingme - he is a front-end developer.">
<meta name="robots" content="index,follow">
<meta name="author" content="paddingme,padding4me@gmail.com"></p>< p> <meta name="renderer" content="webkit">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chrome=1">
<meta></p>< p>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siteapp"></p>< p> <title>paddingme</title>
<link rel="shortcut icon" type="image/x-icon" href="../favicon.ico"></p>< p> <link rel="author" href="<a href="https://plus.google.com/u/1/105241873904238310190/?rel=author">https://plus.google.com/u/1/105241873904238310190/?rel=author</a>">
<link type="text/plain" rel="author" href="<a href="http://padding.me/humans.txt">http://padding.me/humans.txt</a>" /></p>< p>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screen.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font.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social.css">
<link rel="alternate" type="application/atom+xml" title="atom 1.0" href="<a href="http://feeds.feedburner.com/paddingme">http://feeds.feedburner.com/paddingme</a>" />
</head>
doctype(document type),该声明位于文档中最前面的位置,处于html标签之前,此标签告知浏览器文档使用哪种html或者xhtml规范。
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声明以<!doctype>开始,不区分大小写,前面没有任何内容,如果有其他内容(空格除外)会使浏览器在ie下开启怪异模式(quirks mode)渲染网页。公共dtd,名称格式为“注册//组织//类型 标签//语言”,“注册”指示组织是否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册,+表示是,-表示不是。“组织”即组织名称,如:w3c;“类型”一般是dtd,“标签”是指定公开文本描述,即对所引用的公开文本的唯一描述性名称,后面可附带版本号。最后“语言”是dtd语言的iso 639语言标识符,如:en表示英文,zh表示中文。xhtml 1.0可声明三种dtd类型。分别表示严格版本,过渡版本,以及基于框架的html文档。
html 4.01 strict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tp://www.w3.org/tr/html4/strict.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4.01 frameset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frameset//en" "http://www.w3.org/tr/html4/frameset.dtd">
而最新html5 推出更加简洁的书写,它向前向后兼容,推荐使用。
<!doctype html>
html里的doctype有两个主要目的。
•对文档进行有效性验证。
它告诉用户代理和校验器这个文档是按照什么dtd写的。这个动作是被动的,每次页面加载时,浏览器并不会下载dtd并检查合法性,只有当手动校验页面时才启用。
•决定浏览器的呈现模式
对于实际操作,通知浏览器读取文档时用哪种解析算法。如果没有写,则浏览器则根据自身的规则对代码进行解析,可能会严重影响html排版布局。浏览器有三种方式解析html文档。
◦非怪异(标准)模式
◦怪异模式
◦部分怪异(近乎标准)模式
关于ie浏览器的文档模式,浏览器模式,严格模式,怪异模式,doctype标签,可详细阅读模式?标准!,以及盒子模型。
charset
声明文档使用的字符编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eta charset='utf-8'>
html5之前网页中会这样写: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这两个是等效的,具体可移步阅读: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4696499/meta-charset-utf-8-vs-meta-http-equiv-content-type,所以建议使用较短的,易于记忆。
lang属性
简体中文
<html> <!-- 更加标准的 lang 属性写法 <http://zhi.hu/xyia> -->
繁体中文
<html> <!-- 更加标准的 lang 属性写法 <http://zhi.hu/xyia> -->
很少情况才需要加地区代码,通常是为了强调不同地区汉语使用差异,例如:
<p>
<strong>菠萝</strong>和<strong>鳳梨</strong>其实是同一种水果。只是大陆和台湾称谓不同,且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的称谓也是不同的,称之为<strong>黄梨</strong>。
</p>
具体相关请移步http://zhi.hu/xyia
优先使用 ie 最新版本和 chrome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chrome=1" />
360 使用google chrome frame
<meta name="renderer" content="webkit">
360浏览器就会在读取到这个标签后,立即切换对应的极速核。
另外为了保险起见再加入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chrome=1">
这样写可以达到的效果是如果安装了google chrome frame,则使用gcf来渲染页面,如果没有安装gcf,则使用最高版本的ie内核进行渲染。
相关链接:浏览器内核控制meta标签说明文档
百度禁止转码
通过百度手机打开网页时,百度可能会对你的网页进行转码,脱下你的衣服,往你的身上贴狗皮膏药的广告,为此可在head内添加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siteapp" />
相关链接:siteapp转码声明
seo优化部分
页面标题<title>标签(head头部必须)
<title>your title</title>
页面关键词keywords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your keywords">
页面描述内容description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your description">
定义网页作者author
<meta name="author" content="author,email address">
<meta name="robots" content="index,follow">
相关链接:web1038 - 标记包含无效的值
viewport
viewport 可以让布局在移动浏览器上显示的更好。
通常会写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width=device-width 会导致 iphone 5 添加到主屏后以 webapp 全屏模式打开页面时出现黑边(http://bigc.at/ios-webapp-viewport-meta.orz)
content 参数:
•width viewport 宽度(数值/device-width)
•height viewport 高度(数值/device-height)
•initial-scale 初始缩放比例
•maximum-scale 最大缩放比例
•minimum-scale 最小缩放比例
•user-scalable 是否允许用户缩放(yes/no)
minimal-ui ios 7.1 beta 2 中新增属性,可以在页面加载时最小化上下状态栏。这是一个布尔值,可以直接这样写: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inimal-ui">
而如果你的网站不是响应式的,请不要使用initial-scale或者禁用缩放。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user-scalable=yes">
相关链接:非响应式设计的viewport
ios 设备
添加到主屏后的标题(ios 6 新增)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title" content="标题"> <!-- 添加到主屏后的标题(ios 6 新增) -->
是否启用 webapp 全屏模式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content="yes" /> <!-- 是否启用 webapp 全屏模式 -->
设置状态栏的背景颜色
<meta name="apple-mobile-web-app-status-bar-style" content="black-translucent" /> <!-- 设置状态栏的背景颜色,只有在 `"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content="yes"` 时生效 -->
只有在 "apple-mobile-web-app-capable" content="yes" 时生效
content 参数:
•default 默认值。
•black 状态栏背景是黑色。
•black-translucent 状态栏背景是黑色半透明。
如果设置为 default 或 black ,网页内容从状态栏底部开始。
如果设置为 black-translucent ,网页内容充满整个屏幕,顶部会被状态栏遮挡。
禁止数字识自动别为电话号码
<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 /> <!-- 禁止数字识自动别为电话号码 -->
相信看了这些案例你已经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请关注其它相关文章!
相关阅读:
在html的列表中,dl(dt,dd)、ul(li)、ol(li) 有什么不同
html怎样使用超链接打开新窗口并且控制该窗口属性
html的head头标签有哪些用法
以上就是html中head头结构应该如何使用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