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生茶和熟茶的辨别!

定义
简单地说,晒青毛茶经过洒水、喷雾、菌类等人工快速熟化方式的成品,即为普洱熟茶品;反之,晒青毛茶及其紧压制品则为生茶。
辨识
普洱茶辨识生与熟茶品,可说是最基本的入门。然,有些茶品制程以轻发酵
制程,或是因制程失败而自然产生轻发酵,如此茶品易让刚人门的消费者错乱。此类茶品完全需看经验与实体辨识,很难以文字形容,所以笔者不在此冗述。还有些茶品人湿仓之后,因当初制程发酵不均或拼配老茶菁,或因湿仓潮水不均,叶底有黄红色与黑硬叶底夹杂,常有茶商与消费者误认此为生、熟料拼配;在2004年以前国有厂并没有生、熟料拼配方式,纯粹是信息不足的误判,现代私人茶厂才有出现生、熟拼配的做法。
以下针对生茶与熟茶品特征进行解说:
生茶酽选
生饼茶
制程: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生茶品。
茶菁颜色:因茶种、生长形态与制程不同,茶菁以青绿、墨绿色为主,有些部分转黄绿、黄红色。
茶菁香气:通常新制茶饼味道不明显,若经高温则有烘干香甜味。
口感:台地茶口感强烈,苦涩度高。古树茶性弱,茶质厚重甘甜。若经高温干燥,清香水甜而薄,微涩,如绿茶类栗香。因制程关系,有些有焦炭味或烟熏味。
汤色:以黄绿、黄红、金黄色为主。清亮油光为佳。
叶底:新制茶品以绿色、黄绿色为主,老茶则为红黄或枣红色;活性高、较柔韧有弹性。
外观,茶菁辨识
级数:茶菁细嫩者,级数高,冲泡后香气较清香,汤水滑甜、微苦,但不耐泡:口感层次变化少,陈化后汤水较薄。相对来说较肥壮的茶菁,口感厚重,苦涩度高,较耐泡。但陈化后汤水香甜、有多层次变化。
颜色:相同制程下,茶菁墨绿色者,茶质较为厚重,适合长期陈放。碧绿或黄绿色者茶质较弱,有杀青过度或是干燥温度过高的可能性。
香气:低温制程的新生茶饼,一二年内茶品并无特殊香味,时常带有低温杀青时所遗留的轻微青味。
饼模与紧压度
铁模:一般而言,铁模的紧压度较高,相对陈化速度较慢,但茶质较易保存;以中茶牌铁饼为例,茶质重且容易出现花蜜香。
饼模与紧压度有相关的因素,除了蒸气时间及压力之外,与茶菁的细嫩度、杀青温度、干燥温度也有关联,不同原因导致其间的差异。但紧压过度时,容易出现茶心焦心现象。
石模:因应不同的需求,石模有不同的形状与重量规格,饼型较古朴而圆润。通常石模压制的饼茶紧压度不较铁模般紧压,且较均匀,相对陈化速度较稳定而快,汤质较滑,但香气较弱。
冲泡茶汤
明亮度:原则上汤色必须清且亮,而有些新制茶品因为揉捻过度、水分含量较高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汤色较浊,此现象经过一年左右就能转为清亮。
因为高温制程,反而有些茶品新茶时汤色过于清澈而无油光,一、二年后反而变浊;此为标准劣变,往后滋味随即丧失。
颜色:新制茶汤色以黄绿色为主。青绿色多表明有高温制程。若新茶汤色即为黄红色,可能有制前发酵之迹象。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