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下午,四川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等10个产学研创新联盟在成都隆重成立。标志着我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联盟和市场技术创新联盟的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同时,193家企业被新增进我省创新型企业行列。
本次成立的十个新联盟中,有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技术创新联盟和2个市场技术创新联盟。
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包括: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奶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硅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数字媒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血液与生物诊断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技术创新联盟包括:核技术应用技术创新联盟、工业催化技术创新联盟;2个市场技术创新联盟包括:汽车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联盟、鞋业市场技术创新联盟。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为落实“工业兴省、工业强省”战略,打造钒钛之都,在现有钒钛资源开发基础上,从提升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联盟以加强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共性、瓶颈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打造钒钛战略产品,做大做强钒钛产业为宗旨,从而推进钒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攀钢(集团)公司牵头,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四川龙蟒集团攀枝花矿冶公司、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恒为制钛科技有限公司、攀枝花源丰钛业有限公司、攀枝花钢铁研究院、四川大学、攀枝花学院、攀钢设计院矿山分院、四川省高钛型高炉渣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四川省钒钛产品监督检验研究中心联合组建。
联盟实行理事会制,会员原则上为团体或单位会员。通过整合联盟内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培育产业集群、创新集群。通过建立联盟公共创新平台,联盟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多角度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对联盟成员申请的产学研结合科技攻关项目、成果转化项目或研发平台建设,共同争取政府支持。
联盟近期拟攻克影响钒钛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延伸产业链,打造全流程钛工业,运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到“十一五”末,钢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钒及钒制品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钛及钛制品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敬请及时本网,本网将在zui短时间给予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