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劳动合同应该具有哪些条款

一、劳动合同应当具有哪些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这一规定是在《劳动法》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具体项目而形成的。
《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七项。《劳动合同法》现在的规定是九项,两相对比,可以发现,增加的项目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职业危害防护、社会保险;减少了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三项。可以说,《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更为详细、更加具体。
劳动合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同,双方自愿签署之后就会具有司法效力,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劳动关系存续的时间、各方需要承担的责任等,只要是合法的合意约定行为一般都是合法的,在发生纠纷时,也可以凭借合同得到救济。
二、劳动合同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劳动合同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可以约定不超过二个月的试用期。
三、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担保条款可以吗
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直接管理,听从用人单位的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实质上代表了用人单位的经营活动。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担保合同,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将经营的风险转移到了劳动者身上,用人单位作为管理者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了,劳动者作为担保人,承担不合理的风险,这明显违反了公平原则。
另外,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担保条款,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但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为了获得工作的机会往往不得不作出让步,接受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承担不合理的风险,这实质上并不是劳动者的真实意思表示。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