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吃茶时吃茶,念经时念经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行者问老和尚
“您得道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
“得到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大道至简,专心是道。生活的中禅定,实际就是随时保持一颗不受外界干扰的心,江西大寂道一禅师示众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在生活中修心,于境界不动心,看破,放下,随缘,乃能自在,这就是生活中修心的真谛。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诗云:“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把吃茶与修心联系起来,其目的是实现茶禅一味,在生活中品味当下这颗心是否清净,这应当是茶禅一味的正确解读。《中国茶学辞典》“茶禅”云:“佛教提倡饮茶坐禅,过午不食,称为‘茶禅’。”然而真正的“禅”不在打坐。
南岳怀让禅师有一弟子名叫马祖,他在般若寺时整天盘腿静坐冥思,怀让禅师便问弟子:“你这样盘腿而坐是为了什么?”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
怀让禅师听完后,就拿了一块砖在马祖旁边用力地在地上磨。
马祖问:“老师,你磨砖做什么?”
怀让禅师答道:“我想把砖磨成镜呀。”
马祖又问:“砖怎么能磨成镜呢?”
怀让就说:“砖既不能磨成镜,那么你盘腿静坐又岂能成佛?”
马祖问道:“要怎样才能成佛呢?”
怀让答道:“就像牛拉车子,如果车子不动,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
牵牛要牵住牛鼻子,天天打坐冥思苦想,并非能够得道。只要贴近生活,饥来吃饭困来眠,立足当下,专心当下,吃茶时吃茶,念经时念经,方得修为。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