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索尼r10(索尼r105)

本文主要介绍索尼 r10(索尼r105),下面一起看看索尼 r10(索尼r105)相关资讯。
r10作为索尼1989年发布的旗舰,由于非量产导致机器老化,时间较长,所以很少听到,所以还是要感谢送来测试的网友。
索尼索尼mdr-r10耳机
在索尼r10发布的90年代,即使你是一个小康的60后、70后,恐怕也很难同时体验到这款耳机。
作为80后,我们似乎直到90年代末才有机会听到akg k501、森海hd580、索尼e888的耳机。在听到索尼r10之前,它的光环可能更多是因为它的纪念款和复古情怀。
从r10的表现来看,完全对得起对抗目前高端耳机的实力。这多少有些令人惊讶。毕竟在大多数发烧友折腾古董的经验中,能打败现代产品的同级对抗并不多【请注意是同级。
例如功率接近度、材料接近度、扬声器尺寸接近度等。].
索尼索尼mdr-r10耳机
索尼索尼mdr-r10耳机
索尼索尼mdr-r10耳机
索尼索尼mdr-r10耳机
索尼索尼mdr-r10耳机
索尼索尼mdr-r10耳机
在今天的测试中,为了营造一个复古的环境,我们使用了爱华xk-s9000卡座和先锋pd-t07a cd机作为辅助参考的音源。
主要参考环境,我们选择享受音mr1直接耳机输出和moment sound x-sabre pro解码器搭配rhythm b-hp amp【80年前ne5532】。用于比较的耳机是akg k812和hifiman he1000。当然,
我们还通过xplay 5s、nex、enjoy sound mr1和索尼a45播放器等介绍音源体验了r10。索尼r10是一款低阻抗高灵敏度的耳机。其实灵敏度可能和z1r接近,在中低频应该会更好。
高频应该会弱一点。相比k812还是比较好开的。而且在搭配输出功率相对较低的音源时,r10非常柔和舒适,与近几年发布的新款耳机完全不同。
整体标准:r10作为一款老耳机,几乎没有“老相”,比如声音沉闷,木头【比如hd580高频,k240系列】,不够生动。高频失真和极限差的问题也是极小的。动态地说,
与同类型的akg kk相比,r10绝对领先。甚至和大家熟悉的k701、hd650等耳机相比,r10在高频方面的表现更好。且不说与90年代同期k240系列和k501的耳机相比,
r10当时是王者,现在看来很自然,优势巨大。即使r10放在今天的环境下,也是一款可以挑战akg和森海塞尔顶级动圈耳机的产品,甚至比其他顶级动圈耳机更有可能接近中高端平板和静电耳机。
送r10测试维护的网友soomal曾经来soomal北京听he1000和stax sr-009。送r10测试前,他聊天说cd3000和r10是带着平板耳机味道的动圈,当时我几乎不相信。
但是听了r10,放在如今的主流耳机里真的很有道理。
高频表现:r10确实是一款没有动感气味的耳机,但是比较平淡的味道,主要体现在中高频部分。这种相似性主要是因为与现代动圈耳机相比,r10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的瞬变都相对舒缓柔和。
即使对于高频来说,当施加大的压力时,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但在r10上有点软。比如在telarc的录音风格上【也可以借鉴一些2l的录音,比较中性,但也会柔和一些】,他们的小提琴高音和打击乐追求一种硬核的效果。
但是r10上就软了,都溶解了。这种听觉和he1000差不多。当然,风格和细节也有区别。下面分别说一下。
相比k812、hd800或者z1r这类动圈耳机来说,r10的高频只是在很大声压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严重一点的失真,例如齿音更大那么一点点。其他情况下,它的解析力和细节表现都不处于弱势,
只是听感上没有那么直接,那么硬,可能会被认为解析力弱于这些耳机。正如很多没有经验的发烧友,对lcd4、he1000这样的耳机高频评价并不高一个道理。
当然,r10的高频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整个耳机的高频声场目前听起来比较一般,这可能与它整体风格中低频比较浓郁导致的均衡性影响有关。也有可能是耳罩、耳垫以及扬声器前侧中心的滤音、透音材料因为老化,
重新保养调整过有一点关系。
中频表现:索尼r10的中频表现比较浓郁,准确的说是对人声和音乐的中音声部表现的比较浓郁。比较细致的区分,就是r10的中频还是和高频一样非常柔和,舒展,而中低频部分的量感相对偏多,
会让它的声音听起来特别饱满,厚实。在人声表现上,r10要比k812、z1r都更为饱满厚实,声音特别柔和,浓郁,甚至让我们有些想起shp9000,但实际在中频和中高频衔接方面,r10又要均衡、优秀的多。
它的中频虽然非常软,但没有塌陷,反而是非常饱满,这与索尼近年来的耳机相比简直不可想象,因为这是近年来索尼耳机产品的短板之一。
而在中频动态方面,r10比较容易驱动,所以动态比he1000还要更好,比k812相比风格略不同,k812的声场还是更开阔宽松一些。在大声压、大动态的表现中,r10的从容和柔和,以及相对比较浓郁的口味,
让整个声音的氛围和层次有相对比较大气的呈现。r10向我们展示了,柔和的瞬态细节,并不代表不擅长表现大动态和声音缺少力度。柔和与力度,虽然是一对矛盾,但找到平衡才是设计的精髓。
低频:r10低频浓郁而有爆炸力,如果有足够强大的耳放支持,它的低频可以承受不小的功率,在极为爆棚的低频中,r10的低频很放的开,甚至可以感受到气流在耳垫内的冲击,这显然是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失真,
但爆棚的低频失真大一点不太影响听感,如此的听感完全不像是一个封闭式的耳机,而像一个非常暴力的开放式平板耳机。当然,它又要比he560这样的平板低频明显灵敏度更高,动态更好。
和he1000区别:如果和he1000相比,r10仍然相对明显容易驱动,动态好,极高频的密度和动态表现更像动圈耳机,相对会比较直接的刺激到人的听感,虽然它已经比k812、z1r柔和了许多。
但r10的柔和甚至要比he1000还要更柔和一点点,声音的通透程度却要差了一些,尤其在高频部分还是差了不少。he1000听起来更为干净,空间感明显更好,声音干净,在极微弱细节表现上,
r10还是有些含糊不清,影响了它的极限声音层次表现。至于,在极限高频部分容易多那么一点点齿音,反而不是重点。
与he1000比较均衡的风格相比,r10则是偏浓郁的风格,和he1000这样对手交战,又软、又浓郁必然还是损失的声音层次和细节上的差别。虽然,r10已经非常出色,但和如今的高端平板、静电耳机相比,
解析力和细节上仍有差距。但动态方面仍保持了动圈耳机的优势,低频方面同样有优势,更难得的是有现代动圈耳机根本没有的柔和舒缓的瞬态风格。
索尼sony mdr-r10 头戴式耳机
和k812、z1r区别:r10和这两款耳机其实没有太多可比之处,r10的声音要比它们柔和舒缓很多,如果不追求极限高频的细节,那么r10的整体在声音真实度表现上是明显好于k812、z1r的,
在r10面前再说一次k812这样耳机在平板耳机面前有塑料味也同样适用。当然,我们也承认这种塑料味的声音更干净,有些地方更为细腻,低频虽然放不开,但干净?可是这有用吗?
音源搭配:在简陋的爱华xk-s9000卡座的耳机输出上,索尼r10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只是刚刚够用,但耳放驱动力上稍微好过现在的手机。我们推测,
像b-hp甚至mr1下的r10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当年设计时的预期,x-sabre这种高品质的低频在当年家用旗舰上应该也不可能出现。所以,在相对比较大功率输出下r10的低频可能还是略显浓重了一些,
但得益于r10扬声器材料的特点,在各类音源下它的声音都足够舒展、柔和。以至于在vivo nex下软绵绵的听感也是非常惊艳和有特色。
总结
虽然我们没有听过索尼在2004年的qualia010旗舰,但参考同时期次旗舰sa-3000和sa-5000的风格,估计它不太可能时和mdr-r10有太多相似点的耳机。所以,综合来看,
mdr-r10仍然是索尼设计的整体表现最好的耳机,没有之一。一款三十年前的动圈耳机,与今天的万元级旗舰相比,整体水准并不落后,已经是个奇迹。算上stax的静电,把时间缩短到20年或者15年,
恐怕都很难找出这样标志性的耳机。接下来,我们可能要争取试一下那台所谓量产版的r10,索尼的cd3000耳机了。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