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中,有时也会对利息有要求,不过利息如果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法院就不会认可了,那么民间借贷利率的最新司法解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民间借贷利率的最新司法解释
新司法解释对民间借贷的利率划分出来三个区域,划分界限分别为24%和36%。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即借款期内约定的利率最高不得超过年息24%。如逾期未还,逾期的利率也不得超过年息24%。既约定了逾期利率,还约定了违约金等,逾期利率和违约金总计也不得超过年息24%。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是针对高利贷的,超过年息36%即被认定为高利贷,超过部分利息无效,即使借款人已支付,也可以要求返还超过36%部分的利息。
二、民间借贷合同中是如何约定借贷利率的
民间借贷合同中借贷利率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三、民间借贷利率如何算
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与贷款本金、贷款利息和贷款期限有关,知道这三项数据后可以用公式“年利率=贷款利息÷本金÷贷款期限”来进行计算。举个例子,比如民间借贷的贷款本金为12000元,贷款利息为2400元,贷款期限为2年。则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就等于12000元÷2400元÷2年=10%。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私人借款的利息总体上体现为意思自治原则,即利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约定。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法律是允许的,并予以保护。如果当事人双方对利息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另外,国家法律限制高利率,私人借款利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36%。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最新司法解释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我们虽然可以自由约定民间借贷利率,但利率的范围法律也是有相应规定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