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是“disk free”的缩写,用于显示linux系统中各文件系统的硬盘使用情况,包括文件系统所在硬盘分区的总容量、已使用的容量、剩余容量等;语法为“df [选项] [目录或文件名]”,若省略全部参数,默认显示系统内所有的文件系统信息。
本教程操作环境:centos 6系统、dell g3电脑。
linux df(英文全拼:disk free) 命令用于显示 linux 系统中各文件系统的硬盘使用情况,包括文件系统所在硬盘分区的总容量、已使用的容量、剩余容量等。
说明:与整个文件系统有关的数据,都保存在 super block(超级块)中,而 df 命令主要读取的数据几乎都针对的是整个文件系统,所以 df 命令主要是从各文件系统的 super block 中读取数据。
df 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df [选项] [目录或文件名]
表 1 列出了 df 命令几个常用的选项,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表 1 df命令常用选项及作用 选项 作用
-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信息,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sysfs 等文件系统;
-m 以 mb 为单位显示容量;
-k 以 kb 为单位显示容量,默认以 kb 为单位;
-h 使用人们习惯的 kb、mb 或 gb 等单位自行显示容量;
-t
显示该分区的文件系统名称;
-i 不用硬盘容量显示,而是以含有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若省略全部参数,直接执行“df”语句,默认会将系统内所有的文件系统信息,以 kb 为单位显示出来。
# df
分析:df 命令显示出的各列信息的含义
filesystem:表示该文件系统位于哪个分区,因此该列显示的是设备名称;
1k-blocks:此列表示文件系统的总大小,默认以 kb 为单位;
used:表示用掉的硬盘空间大小;
available:表示剩余的硬盘空间大小;
use%:硬盘空间使用率。如果使用率高达 90% 以上,就需要额外注意,因为容量不足,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mounted on:文件系统的挂载点,也就是硬盘挂载的目录位置。
使用示例:
1、df 命令后跟-h选项
文件系统的各种容量数据,会以人们习惯的单位(通常使用 gb 或 mb)显示出来。
# df -h
2、df 命令后添加了目录名
# df -h /etc
在这种情况下,df 命令会自动分析该目录所在的分区,并将所在分区的有关信息显示出来。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该目录下还可以使用多少容量。
3、df 命令后跟多个选项
# df -at
注意,使用 -a 选项,会将很多特殊的文件系统显示出来,这些文件系统包含的大多是系统数据,存在于内存中,不会占用硬盘空间,因此你会看到,它们所占据的硬盘总容量为 0。
相关推荐:《linux视频教程》
以上就是linux df是什么缩写的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