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枣大球蚧防治

枣大球蚧eulecanium gigantea(shinji) 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ea)蚧科(coccidae)蚧族(coccini)。 国内分布新疆、辽宁、河南;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生物学特性以2龄若虫在l一2年生枝条上越冬。翌年寄主芽萌动时,越冬若虫开始刺吸寄主汁液危害。雄虫起飞后即寻找雌虫交尾,不能孤雌生殖。5月中旬至6月上旬雌虫抱卵,6月上、中旬为卵期,6月中旬若虫开始孵化。初孵若虫很活泼,首先在母介壳下乱爬,通过臀裂翘起处爬出,在寄主枝条和叶片上爬行约1d后固定危害。对不良的气候条件适应能力强。在叶片上寄生的2龄若虫,于10月份寄主落叶前转移到叶柄基部的枝条的下方再固定危害,并在此越冬;越冬后的若虫和雌成虫只危害l~2年生枝条。该虫的危害盛期是雌雄分化后到雌虫抱卵前,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此时雌虫虫体迅速膨胀,在1个月里,虫体直径可膨大10倍左右,大量刺吸寄主汁液,夺取营养。形态鉴定雌成虫成熟时体背红褐色,带有整齐之黑灰色斑,花斑图案为:1条中纵带,2条锯齿状缘带,2带间有8个斑点排成1个亚中列或亚缘列,此时虫体多向后倾斜,体背有毛绒状蜡被。足3对,小而分节明显,胫节和跗节间无硬化突起,跗冠毛和爪冠毛均纤细而顶端尖。气门与足相比,相对较大,气门腺路由五孔腺组成,每条气门腺路成不规则1列,约20个五孔腺。体缘毛呈小刺状。体背有小管状腺,腹面体缘有大管状腺。多孔腺分布于腹面中部区,尤以腹部数量较多。体背面分布有小刺及盘状孔。腹面有稀疏小体毛。雄成虫体长2.0一2.5mm,宽约0.6mm,橙黄褐色。翅展约5.0mm。头部黑褐色。前胸及腹部黄褐色,中、后胸红棕色。触角丝状,似念珠状,共10节,均具长毛。前翅发达,透明无色,似菜刀状,有1支两分叉的翅脉,自基部约l/3处分叉;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尾部有锥状交配器l根和白色蜡丝2根。 防治方法 严格检疫;若虫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磷胺水可溶剂800—1200倍液体喷洒携带有蚧虫植物。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