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上多以吹脱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将高浓度 氨氮废水处理到较低浓度, 再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生物法存在周期长、易受水体 可生化性影响的弊端。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进一步 提高(gb 8978—1996),生物处理后的水中氨氮浓度 仍然偏高。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效果 好、周期短、稳定性好的低浓度氨氮处理方法成为废 水深度处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现阶段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的物理化学方法 主要有折点氯化法、吸附法 、膜分离法及氧化 法 等。此外,超声法和化学沉淀法等也用于 低浓度氨氮水体的处理中。 但超声法单独应用的研 究报道较少,更多的是与其他方法联用,且超声法与 化学沉淀法均在高浓度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多且更具 优势。
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利用电能使游离氨转化为氮气排 放,分为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 中,氨在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氮气和水;间接电化 学氧化过程中,氯离子首先在阳极被氧化为游离氯, 然后溶于水中与氨氮反应产生氮气 。 影响电化学 氧化法的因素主要为电流密度和氯离子浓度。用 ruo2/ti 电极作阳极对模拟氨 氮废水和实际废水进行处理,发现 cl -存在下,该电 极对氨氮的氧化去除主要源于产生的 hclo 对氨的 间接氧化,而电极-电解液界面逐步脱氢时的直接氧 化作用及溶液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间接氧化作用可 以忽略。 用此电极对市政废水进行电化学氧化,可将 水体中的氨氮从 20 mg/l 降低到 0.5 mg/l 以下,满足 各种特殊要求下的排放标准, 具有推广工程应用的 潜力。 以 ru-ir/tio2 商业电极作阳 极,用 pac 填充床反应器对氨氮废水进行电化学氧 化,并对氨的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过程进行研究。 结 果表明氨氮氧化过程确实包含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 2 种方式,氨氮的去除受入口速率、盐度、电流密度及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大。 比较氨的电化学氧化过 程与cod 氧化过程,发现 cod 的直接氧化速率快于 氨氮,间接氧化时 cod 只能被·oh 氧化,而氨既可 被·oh 氧化也可被活性游离氯氧化。 在合适的实验 条件下(ph=6.5,i=0.9 a,cl -为 1 500mg/l,废水进口 速率为 0.8 l/h),氨氮去除率可达 80%。 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比, 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处 理氨氮废水药品添加量少、设备简单、占地少,既可 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但电化学氧化 法处理过程中消耗大量电能,造成处理成本较高,且 间接氧化过程产生的余氯不能*被消耗, 余氯超 标以及过程中产生的氯气都会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