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一九零五行业门户网

帕沙普洱茶怎么样?看2018帕沙古茶山近况

图为:二大参加勐海国际茶王节比赛
又到春茶萌发时,茶山也热闹起来了。勐海县格朗和乡帕沙村帕沙古茶山上又多了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爱茶人士,寻茶、品茶、访茶,越来越多的人寻着帕沙茶的香气来到了哈尼山寨。
走进帕沙村的哈尼山寨,树下有人家,屋边有古茶,生长了几百年的古茶树与哈尼族群众息息相生、和谐共处。村子里,受惠于茶叶的恩泽,一栋栋两层或三层的小楼拔地而起,茶叶给这里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帕沙老寨“80后”茶农二大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他做茶的第11年,他经历了“帕沙茶”从最开始的“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近年来的“名声在外”,他自己也积累了一些制茶、卖茶的经验,建立了格朗和博玛茶叶初制所。因为茶叶这个特殊的媒介,二大走出去的机会多了起来,交往的朋友遍布全国各地,还有外国友人。他觉得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2016年和2017年,二大连续两年带着帕沙老寨的茶参加了勐海国际茶王节的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6年的第八届勐海国际茶王节上,他带去参赛的帕沙古树纯料获得了晒红金奖,参加制茶大赛获得了金手奖;2017年第九届勐海国际茶王节上参赛的古树茶产品获得了茶王赛普洱生茶铜奖;2017年参加两岸斗茶茶王赛获得普洱茶铜奖。“我还是愿意多出去走走,一方面向别人学习好的经验,另一方面推介帕沙古茶。我希望我们帕沙人也能打造出自己的茶叶品牌。”二大说。
帕沙村是哈尼族聚居地,辖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5个村小组,帕沙古茶区西部与勐混镇贺开古茶区交界,区域内都是树龄在500年至800年的古茶树,树直径都在30厘米以上,围径90厘米左右,最粗的茶树需要4个人才能合抱。有资料表明,帕沙古茶树园面积大约有5650亩,其中2987亩属年份在500年以上的古茶树园。帕沙老寨生长着一棵高2.1米的老茶树,被云南省茶科所命名为“帕沙1号”。帕沙古茶山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植茶区在1500米至1800米之间,加之植被茂盛,林下腐植物丰富,土地肥沃,土质层松软,水分与矿物渗透较好,有效提高了养分供给的完整性。
古茶园延绵于山寨旁的10多公里山林,将5个寨子紧密相连,有不少大茶树就屹立在寨子中间。帕沙老寨李小妹家有20亩茶园,有一片就在自己家的院子旁,一出门就可以采,茶地管理粗放,平时就除草、修枝,让茶树自己在阳光雨露中自然生长,吸取日月天地精华,等到茶叶发芽就去采摘。“以前茶叶不值钱,很多农民就把茶树砍了,在茶叶地边盖房子,出现了茶让人的情况。现在不一样了,帕沙茶叶值钱了,都是人让茶树。”帕沙村党总支书记打二说。
近几年来,帕沙茶声名鹊起,茶农也渐渐形成了一套制茶“标准”。记者跟随帕沙老寨茶农二扬走进他们家,沿路是他家布置别致的茶室,院子里是宽敞的两层炒茶、晒茶大棚。据二扬介绍,大棚一楼是萎凋鲜叶、炒茶的地方;二楼是专门晾晒茶叶的地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二层晾晒茶叶的大棚用了滑轮,晴天的时候他就打开大棚,让阳光直晒炒制好的茶叶。现在他家的茶叶从采摘到晾晒都不落地,采回来就放到萎凋槽上摊晾走水,炒好、揉捻后就把茶叶晒到二楼木板搭成的面板上晾晒,全程不落地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据打二介绍,目前帕沙村村民的经济收入以茶叶为主,村民们保护古茶园的意识不断增强,学习制茶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该村对古茶树的保护也十分重视,制定了村规民约保护古茶园,禁止茶农打农药,还对茶地里生长的树木的砍伐数量进行控制。虽然古茶园里有些地方已经开通了车道,但依然要求外来寻茶的游客徒步进去。村里每年都会邀请乡上的农科人员、茶科所和茶叶局专家举办一到两期茶叶加工技术培训。
“我们村对未来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划,一是发动老百姓合力打造帕沙茶叶品牌,二是希望借助帕沙保存完好的几千亩生态古茶园,把帕沙打造成为古树茶园、哈尼山寨、民族风俗融为一体的生态宜居休闲养生基地。”打二说。
其它类似信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