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朋友圈老班章茶报价
前不久,老班章的茶叶刚开始采制,一位老班章的茶农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顿时引起茶城勐海的一片哗然。于是很多从业者带着指责的语调评论:“现在的茶农变土豪,不得了了,膨胀了。”网友调侃:原来是“城会玩”,现在是“村会玩,城被玩”。无论是茶商还是茶友,看到这样张狂的内容,先是一笑,再是无奈,涨价,茶农不再朴实,做茶优势越来越少……不开心。
图为:摄于2018年3月20日老班章古茶园
不得不感叹,从晒钱,32万,68万……老班章总是在刷新我们的普洱话题,同时也吸引着社会不断关注这个渺小而复杂的行业。细想,又觉得老班章茶农没有必要发一条这样的朋友圈,他就是老班章的,茶不会愁卖,为什么要愣头青一样发条这么“不和谐”的朋友圈。后来得知,茶农朋友这几年做茶并不是一帆风顺。那天喝了口小酒,所学文化不多,便在朋友圈发起了牢骚,朋友圈内容中看得出一些狂、怒、怨,其实在我看来,可能朴实还更多一点,不然完全可以不那么直白。
图为:一七年勐海就在流传“老班章要收门票”
虽然茶叶价格年年在涨,但各地茶商的做茶要求千奇百怪,有的要求炒茶炒一个小时,有的要求茶园不能除草翻地,有的要求采摘只采一芽二叶……有的要求先货后款……这些要求看似平常,但是对于老班章这种炙手可热的产地,他们甚至可以“茶就这样,爱买不买”,各种要求只是平添烦恼罢了。换做是我,心里恐怕是“恼子根本不想泥你!”
图为:摄于2018年3月20日老班章古茶园
大部分茶商是开着越野车载着一袋现金,一路摇晃上山来到老班章,换一袋子毛茶回去,然而,也有些“茶商”,满载着一车子套路来到村寨。早几年茶农还纯真得像个少女,某些“茶商”用一揽子情怀和预期,挨家混一大袋茶样。吃了人家的土鸡,逗了人家的娃,喝饱了老班章,满载而归。一堆茶样拿回去就可以卖了。
图为:摄于老班章茶王地附近
渐渐的,茶农们也不愿意了,面对一些不熟悉的茶商,喝茶就喝茶,样品带两泡嘛还是可以的,多的别想咯。“恼子一年要送出5斤茶样!”看有些茶商像混子,到饭点茶农不啃声,我陪你们耗,看谁扛饿……老班章也有饭店了,自行解决。
图为:老班章的街景
久病成医。人被套路多了,也多少能领悟出应对的方法。就算真的沾染一些城市习气也是难免的,不应责怪,毕竟老班章是个剧情十分复杂的地方。老班章茶农的反击带点苦涩,很多人当成了“霸气”,像误解老班章茶那样。老班章依然是高档普洱茶的代名词,依然是茶友们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