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被授予之后,专利权人的被侵权行为是可以通过法律进行维权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专利权侵权诉讼,就专利权侵权诉讼时效、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专利侵权的类型有什么,以下由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专利权侵权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二》第二十三条规定,权利超过二年起诉的,人民判决被告停止侵权,并支付起诉之日前推算二年内的侵权损害赔偿数额,但这种判决应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一)起诉时侵权行为仍在继续;
(二)起诉时专利权仍在有效期内。
二、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构成专利侵权行为的要件包括两个方面: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
(一)形式要件主要有:
1、实施行为所涉及的是一项有效的中国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或者授权的;
3、实施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于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但是,可以作为衡量其情节轻重的依据。
(二)构成专利侵权的实质要件,也就是技术条件,实质实施行为是否属于专利的保护范围。
1、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全部相同,则构成侵权;
2、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多于专利的技术特征,也构成侵权;
3、行为人所涉及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有相同的,有相异的,但是,相异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是等效的,仍构成侵权;否则,不构成侵权。这里技术特征等效,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你那能够推断出某两种技术特征彼此替换后,所产生的效果相同。
三、专利侵权的类型有什么
(一)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二)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三)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四)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五)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六)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七)冒充专利的行为。
以上就是由小编编辑整理的与专利权侵权诉讼时效相关的法律知识,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如果您就相关问题还有疑问的,欢迎向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