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人才也随之紧俏。bat等互联网巨头均推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等一系列“世界互联网科技成果”,人工智能人才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人工智能被推至风口浪尖 人才竞争将日趋激烈
进入2017年,人工智能被推到风口浪尖。人工智能的另一个代名词“ai”,频繁出现在各种创投场合,而国内外互联网公司的种种举动,预示着未来几年会有大量热钱涌入这个行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作为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高领域,已经得到层面的高度重视。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人工智能行业新增企业5154家,是以往12年间的1.75倍;5年间融资规模达到224亿美元,其中2016年融资92.2亿美元,是2012年的5.87倍。当下,人工智能已逐渐触及到各行各业,从工业生产到医疗卫生,从游戏娱乐到教育,无疑都在散发着“人工智能+”的气息。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集聚已成为很多的战略重点,中国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步伐。各大企业都在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高薪招募相关人才。近日,智联招聘公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仅2017年,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就增长近2倍,近七成人工智能人才的薪资水平在月薪1万元以上,约有1%的人才月薪在5万元以上。报告称,2017年以来,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三季度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量较去年一季度增长了179%。但是由于技术门槛高且难以通过短时间学习掌握,企业在追逐人才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加上受人工智能的辐射带动,相关岗位需求巨大。作为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该领域薪酬溢价明显,目前已逐渐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多金的岗位。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领域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面临“坑”多“萝卜”少的现状。据*海外版报道,*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也曾在2016年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以李开复为代表的“未来十年50%工作将被取代”的言论,开始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开始担心自己就是那落后的50%,随之而来的是沮丧和逃避。那我们即将进入的人工智能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根据剑桥大学新的一个研究报告:“未来二十年、三十年,有几百种工作都会消失。”从事会计师、前台接待的很多人都将会失去工作,甚至在律师事务所里做秘书的人或许也不可幸免。当前,ai领域竞争的核心即人才之争。中国高潮迭起的互联网科技创新、庞大的数据量、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大量的资本涌入,使中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将使中国成为ai赛道上一个强有力的‘赶超者’。相信未来我们不仅会看到激烈的人才争夺,也会看到更多中外企业间的合作,企业与高校间的人才培养合作。